“快走,我等也快去看看!”
说着,宋濂朝着那老农拱了拱手,便转身急急忙忙,朝着壮仆所指的方向跑去。
对于这些水田,他现在最关心的是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的田地外,早已围了一队兵将,还有十数个吴王府护卫。
另外,一旁还有一群农户模样的人。
隔着老远,宋濂便看到了。
快步走过去,朱元璋与刘英两人,已经进入那一块块整齐的稻田之中,俯身查看着。
陶安与唐仲实两人,也都瞪着眼睛,满脸惊诧的看着面前的一块块稻田。
宋濂跟着看去。
也很快,便看出不一样之处。
这里面的稻谷,好像比他方才所看水田之中的稻谷,还要饱满硕大。
不是一种稻谷?
宋濂虽是名儒,但家境贫寒,他可能参与过一些农事活动的。
对于稻谷,也了解一些。
眼前这十多块稻谷,每一块稻谷好像都不一样。
但每一块稻谷的稻穗,都要比外面那些田中的稻穗要大,谷粒要饱满!
尤其是中间那两块稻田,一块比一块要硕大!
这便是杂交水稻?
如此良稻,可丰收几何?
想着,宋濂已经忍耐不住心中激动,看向一旁的陶安与唐仲实两人。
“两位先生,可知这两块稻谷,可亩产几何?”
一旁一个农户模样的人听闻,淡声回道:“去年秋收,此块稻田,最好的稻谷,与我等面前这块稻谷一样瘦小,也亩产三石四斗!”
“殿下与军师面前那两块稻谷,明显要比我等面前这块稻谷肥大很多。
是故,那两块稻田,至少可亩产四石二斗以上!”
“四石二斗?”
宋濂与唐仲实等人,直接惊呼一声。
低头看了一眼,那农户嘴里瘦小的稻谷,又看了看朱元璋与刘英面前的稻田。
他们面前这块稻田,确实有些瘦小。
但这般瘦小的稻田,也可亩产三石四斗?
而那块肥大稻田,也能亩产四石二斗以上?
想着,宋濂与唐仲实等人,眼中不由有些疑惑。
可亩产三石四斗的稻田,整个田地都没几处。只要出现这种稻谷,必然要被那些地主大户出高价买去,留作稻种!
至于亩产四石的稻田?
他们想都不敢想……
宋濂忍不住问道:“这片稻谷,可是小兄弟一直在照看?”
“正是!”
那农户一脸骄傲的点了点头。
见此,一旁的陶安也来了兴趣。
“这位小兄弟,这般瘦小的稻谷,也能亩产三石四斗?”
“瘦小?”
那农户脸色便是一黑,看到是陶安之后,急忙拱手行礼。
“学生吴志学见过山长!”
“学生?”
陶安一愣,上下打量了一圈,吴志学身穿短褐,满脸紫红,肤色粗糙,手臂胳膊也都紫黑一片,不由更是惊诧。
“你是书院的学生?”
“正是!”
吴志学微微点头,“学生是从滁州学堂前来的应天的学科学子。
只是,军师要求我等试验此种杂交水稻,学生与几个同门,大多时间,都在这一块看管农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