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言情 > 晋末高门 > 第210章 发明井喷

第210章 发明井喷(1 / 2)

王愔之让张法顺带人去实地勘察。

其实彭城不缺土地,缺的是人。

江东迄今为止,仍有大片的荒山荒地,淮北更是抛荒处处,只要抛荒的程度不是太久,完全可以拾起来重新耕作。

王愔之又耐着性子,与这群人闲卿了一阵子。

凭心而论,彭城士族或许是家业小,远离权力中心的缘故,格局并不大,说来说去,就是诉苦,诉说自己家族这几十年来的不容易。

王愔之承认这是事实。

可是没必要翻过来覆过去的讲啊。

今次表刘元孙为徐州大中正,就是抛出个诱饵,但看来效果不大,说半天都没说到正题上,索性让他们走人。

王愔之又带着亲卫与薛银瓶刘兴男出了城。

匠作营的驻地一片忙碌,木匠三五成群,画着床榻和柜子等家俱的尺寸,一待木材伐来,就开始制作。

丹漆匠和脂胶匠升起火,熬制胶漆。

搏埴从字面意思理解是拍击黏土,代指陶工制坯,这部分人军卒的保护下,去往云龙山,大洞山与马陵山一带,寻找盛产黏土之处。

刘裕曾烧砖重筑彭城,说明彭城附近有黏土矿。

王愔之找到金山,这是匠作营的老登,曾得赐美人。

取出一份图纸递去道:“我有个犁的图形,你拿去给专责打造农具的匠户和铁匠,令其尽快打造,勿耽搁了耕种。“

这正是穿越必备曲辕犁,各个部件画的清清楚楚,并有说明相对直辕犁的优势以及装配方法。

此曲辕犁,并非唐代的曲辕犁,而是宋元时期普遍使用的耕犁。

相较唐代曲辕犁而言,犁辕更短,更弯曲,减少了策额、压镵等部件,使得结构轻巧,使用灵活,效率也更高。

按当时的工艺水平,制造并不困难。

这种犁在历史上一直用到清代,后因钢铁厂出现,木辕改作铁辕,但主体结构未有太大的变化。

金山仔细看着,渐渐地,目中泛出奇光,不敢置信道:“仆本忧夏季过后,来不及抢种黍栗,若此辕真如所说,无忧矣,最多十日,便可试制出来!

只是……请恕仆直言,仆也曾耕过田,对农事并非无知,故敢断言,若无对农事的深刻了解,绝无可能制出曲辕犁,而此犁从未出现过,难道是郎君自创……“

金山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分明是想不通王愔之这种人怎可能设计出曲辕犁?

“是啊!”

刘兴男附和道:“郎君是高门士族,有闲有钱,若说弄出香皂和碱倒也罢了,浑天仪不就是汉代张衡弄出来吗?

而郎君不谙稼穡之事,怕是连直辕犁都没摸过吧,又怎可能改进到曲辕犁?”

“哟嗬!”

王愔之怪叫一声,啧啧赞道:“兴男小娘子连张衡都知道?”

“哼哼!”

刘兴男摇头晃脑,哼哼作响。

王愔之却未再说,他没在钱塘推广曲辕犁,主要是土地肥沃,地广人稀,而曲辕犁用于精耕细作,会加大屯田兵的劳作量。

彭城不同,降水不如钱塘,灌溉条件也差一些,同样的劳动量,产量大体缩减两到三成,故而用曲辕犁弥补。

随即又拿出一张纸,递给焦诚道:““此物名弹簧,弄成了,给你个官当当!”

“仆先看一看!”

焦诚精神大振,接过图纸,仔细看去。

弹簧在本质上是一种蓄力装置,也是人类工业文明的基础,没有弹簧的发明,就不可能有现代仪器仪表与各种机械。

在王愔之看来,有两种构件对工业文明的贡献最大。

一是弹簧,实现了对运动的储能和缓冲吸振,进而控制调节运动。

另一种是螺栓,可以简便的把不同部件拼接在一起,协同运作。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做螺栓或许强人所难,但弹簧未必。

王愔之画的图纸是最基础的压缩弹簧,未附英国人胡克的弹簧公式,只是以自己的理解描述。

虽然没有参数,但劳动人民智慧无穷,完全可以逐渐摸索出规律。

弹簧的难点是以熟铁绕成一圈圈的螺旋状。

在科学上,熟铁、钢和生铁按含碳量区分,小于0.2%称作熟铁或纯铁,碳含量在0.2-1.7%之间为钢,1.7%以上是生铁。

熟铁软,塑性好,易形变,强度和硬度较低,可制弹簧。

而生铁含碳量大,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一般作为农具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