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重生 > 大民富商苏半城 > 第445集:赵奎招供

第445集:赵奎招供(2 / 2)

苏明远点头:“爹,我知道。我会乔装成商人,带着两个会功夫的伙计一起去,不会出事的。”

李老三也补充道:“东家,我让人给少东家准备了通关文牒,还有咱们汇通钱庄在各地分号的令牌,遇到麻烦可以去分号求助。”

苏半城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苏明远年轻有为,李老三老练沉稳,有他们两人帮忙,事情成功的把握又多了几分。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苏明远就换上了一身粗布商人服,带着两个伙计,骑着三匹快马,从苏府后门出发了。李老三则拿着供词和人证,去了巡抚衙门。苏半城则留在钱庄,亲自盯着水源和粮仓,还让人把钱庄里的伙计都召集起来,叮嘱他们最近要多加留意,遇到可疑人员立刻报告。

果然,当天下午,就有两个穿着便服的人在钱庄附近徘徊,时不时往水井那边看。苏半城让人悄悄跟着他们,发现他们是王文韶派来的探子,想看看之前的放毒计划有没有成功。苏半城没让人抓他们,而是故意让他们看到钱庄的人在水井边巡逻,还往水里放了些预防巴豆的草药,让他们误以为放毒计划已经暴露。

那两个探子果然慌了,赶紧骑马回京城报信。苏半城知道,这只是缓兵之计,王文韶肯定还会有别的动作。

与此同时,李老三在巡抚衙门也有了进展。巡抚看着赵奎的供词和放毒探子的口供,又听说赵奎已经被苏家控制,眼睛都亮了。他早就想找机会报复王文韶,这下终于有了借口。他当即下令,让人去城外客栈收押赵奎带来的兵丁,还写了一封奏折,派人快马送往京城,弹劾赵奎“擅闯地方、意图扰民”,顺便提了一句王文韶“纵容外甥胡作非为”。

而苏明远那边,赶路的过程并不顺利。他走到太原府时,遇到了王文韶派来的拦截者。那伙人穿着黑衣,手里拿着刀,拦在官道上,非要检查苏明远的行李。苏明远知道他们是冲着供词来的,故意装作害怕的样子,把行李里的银子都拿了出来,说自己是去江南做生意的商人。可那些人根本不买账,非要搜他的包裹。

就在这时,苏明远带来的两个伙计突然动手,手里的短刀直刺黑衣人的要害。那些黑衣人没想到商人还会武功,一时慌了神。苏明远趁机翻身上马,带着包裹往江南方向跑。等黑衣人反应过来时,他们已经跑出去老远了。

历经五天五夜的赶路,苏明远终于到达了江南苏州府,找到了按察使张大人。张大人看着赵奎的供词和王文韶强征粮税的账册副本,气得拍了桌子:“王文韶身为军机大臣,竟敢如此贪赃枉法!垄断盐运,欺压百姓,简直无法无天!”

他当即写了一封弹劾奏折,连同供词和账册副本一起,派人快马送往京城。为了保险起见,他还让人去江南盐运使的府衙附近埋伏,盯着盐运使的动静,防止他销毁证据。

果然,没过多久,京城就传来消息,王文韶得知赵奎被抓、供词被送到巡抚和张大人手里,气得差点掀了桌案。他赶紧派人去江南,让盐运使销毁和他勾结的证据,还想让人在路上拦截张大人的奏折。可他还是晚了一步,张大人的奏折已经送到了皇上手里。

皇上看到奏折,又听说巡抚也弹劾了赵奎和王文韶,龙颜大怒。他早就听说王文韶在朝中结党营私,只是没有证据,如今证据确凿,他当即下令,命人去查王文韶和江南盐运使。

查案的官员很快就到了王文韶的府里,从他的书房里搜出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还有那卷他从张家口拿到的真竹简——原来他当初以为苏半城烧的是副本,所以一直把真竹简藏在府里,想留着日后要挟别人。除此之外,官员还搜出了王文韶和盐运使的往来书信,上面清楚地写着垄断盐运的计划和分赃的明细。

证据确凿,皇上当即下旨:将王文韶打入天牢,秋后问斩;江南盐运使抄没家产,流放三千里;王文韶的党羽也一一被查办,有的被撤职,有的被流放。

消息传到平遥时,苏半城正在钱庄的柜台前,看着伙计们给客人办理业务。李老三拿着京城来的信,快步走了进来,声音里满是激动:“东家!好消息!王文韶被打入天牢了,秋后问斩!盐运使也被流放了!咱们赢了!”

苏半城接过信,仔细看了一遍,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抬头看向窗外,阳光洒在汇通钱庄的招牌上,“汇通天下”四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客栈里的客人听到消息,也都围了过来,纷纷向苏半城道贺。

“苏东家,您真是为民除害啊!”

“以后咱们平遥的商人,再也不用怕王文韶的打压了!”

“汇通钱庄有您这样的东家,咱们把钱存在这儿,放心!”

苏半城笑着向大家道谢,心里却很清楚,这只是一场胜利,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但他不怕,只要家人在,只要汇通钱庄的伙计们同心协力,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几天后,苏明远从江南回来了。他不仅带来了张大人的感谢信,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江南的盐商们听说王文韶倒台了,都想跟汇通钱庄合作,让钱庄帮他们打理盐运的资金。苏半城当即决定,让苏明远留在江南,开设汇通钱庄的江南分号,拓展业务。

李老三则留在平遥,负责整顿各地的老分号,规范账目,加强安保。苏半城自己则偶尔去各地分号巡查,其余时间都留在平遥老宅,陪着妻儿。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整天操心钱庄的事,反而学会了养花种草,陪苏夫人逛集市,教年幼的孙子读书写字。

春天来了,平遥古城开满了海棠花。苏半城带着孙子,站在老宅的院子里,看着满院的春色,脸上满是笑意。孙子拉着他的手,奶声奶气地问:“爷爷,您以前是不是很厉害,打败了坏人?”

苏半城摸了摸孙子的头,笑着说:“不是爷爷厉害,是邪不压正。只要咱们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坏人欺负。”

这时,苏明远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份账册:“爹,江南分号的月度账册送来了,开业第一个月,存款就比预期多了三成。还有几个盐商,想让咱们帮他们把资金转到北方,咱们的汇兑业务又能扩大了。”

苏半城接过账册,翻了几页,然后递给苏明远:“这些事你看着办就好,爹相信你。”他转头看向院外,苏夫人正提着菜篮回来,看到他们祖孙俩,笑着挥了挥手。

阳光洒在平遥古城的青石板路上,汇通钱庄的招牌在春风中轻轻晃动。没有了贪官的威胁,没有了生死的较量,苏家人终于过上了安稳的日子。苏半城知道,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同心协力,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他望着满院的海棠花,深深吸了一口气——这平遥的春天,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