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没有司马家,那便是曹爽先废了曹芳,而后指示部下杀死曹髦,第三个小皇帝曹奂变成了曹爽的傀儡,即将篡位。
巧了不是,周国的这位宗室“曹爽”,同样是晋公呢!
很标准且恶意的政治隐喻,对周人来说看得很难受,但对齐人来说那就很爽了,原本也只以为是齐国至尊的诅咒,还觉得他度量小,许多学者文人查了《魏志》,方才大略知道这符合史实,又不把这放在心上。
结果宇文毓驾崩的消息,一下把周国内外打了个懵圈。
原本周帝死亡和三国演义的联系,还没多少人在意,但《三国》经过高殷二年不遗余力的宣发,已然成了热门读物,诸多文人很快就从中发现了“天子被杀”的政治暗码,同样是二国同时对应:齐国的天保皇帝杀死旧魏天子,虽然说很残忍,但高氏做得出来,也符合这几百年斩尽杀绝的传统。
对周国,便是直接挑明了宇文护杀死宇文毓的事实。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还是真的!
臣民臣民,周民分不清,只以为是宇文毓像曹髦一样被当街杀死,只是“懂的都懂”,被掩盖了,俺们看不见那天的情况;周臣那是知道谣言不实,皇帝不是被当街杀死,而是被不知名的手段弄死的,总之的确是晋公下的手,只是他们不敢明说,这批人那是真的“懂的都懂”了。
对周人来说,这简直是一本预言书啊!
也因此,宇文护最近对这些风言风语焦头烂额,又是宇文爽又是宇文昭的,全给他这个晋公坏完了,宇文护真的很想在百官面前解释:先帝不是我当街杀死的!是毒死的!
但他又不能这么说,满肚子的委屈只能打落牙齿自己咽下去,这对他的地位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受《三国演义》所感的部分周人纷纷归附皇帝宇文宪,甚至军中都隐有人倒戈,使得宇文护的权柄有所动摇。
而另外一小撮周人,看穿了周国是那个“篡汉的贼国”,而真正会一统天下的“大晋”在何处,也同样起了奇异的心思。
此时他们还不坚定,但只要持续进行文化输出,那早晚会使得他们倒向齐国,三国、后汉,以及现在这本楚汉,都是为了这些政治目的所做,如今的小小投入,抵得过将来的千军万马。
(至尊还真是会在这些东西上动心思啊。)
高长恭想着,翻阅起书来,第一章就让他难绷。
“……及东周已衰,西秦崛起,这西秦却大有来头。秦国先祖秦非子,乃殷商旧臣恶来之后,将来那曹孟德称赞其将典韦,便曰:‘古之恶来也!’秦非子因养马有功,周孝王六年被封在秦地,秦国由此得立。后幽王时,犬戎攻入镐京,秦襄公保卫周王室,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又有护驾之功,由此正式做了那诸侯国……谁知这秦君受封不受恩,暴虐至甚,凭借了祖宗遗业,却不记先代的德行,横行海内,蚕食鲸吞,今日灭这国,明日灭那国,就连那宗主之周国,都为这西土贼国给灭了,周赧王、西周武公或被处死,或被逼自戕,那秦相邦吕不韦又率兵灭了东周,周国传承八百年,终是没在了马夫手上……”
开篇便疯狂强调真正的周国已经灭亡,而且是被是占据了秦川的西边贼国所消灭的,而这“秦国”的先祖,又是殷商的旧臣。
接着又描写了秦国的军国体制,里里外外和周国宇文泰所设立的府兵制极其相似,让周人一看就明白知道,自己活在了彼时的秦朝。接着又编排了吕不韦和秦国太后的逸事,暗指宇文护勾搭宇文泰的遗孀,让高长恭看得忍俊不禁。
他忍不住想,至尊是不是把自己的亲身体验,转嫁到了敌人的身上去?
这个念头一冒出,高长恭立刻掐灭,心中连连念诵月光心经,祈求至尊和天上的先帝不要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