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现今我大明国力强盛,国内尽是精兵悍将。
若不趁此机会,拿下倭国。
等日后,我大明开始国力羸弱,这些倭贼岂不是会更加猖獗?”
“陛下,我等还在之时,趁着还有再战之力,攻打高丽与倭国。
给我大明带来奴仆,带来更多的开荒、挖矿的免费奴仆。
只此一项,就不亏本。”
“另,攻打他们,对那些兵将、商贾,都有巨大好处。
让他们都盯着高丽与倭国,总比让他们将目光,盯着咱大明,要好的多。
如此,也可少了很多贪污之事。”
“至于无人去管理?没有兵将愿意出去从军?”
说起这个,刘英便认真算了起来。
“陛下,此事完全不用担忧。”
朱元璋一愣,“嗯?雍泰,你仔细说说?”
“陛下,咱大明一直以来,都是均田之策。现在,每家每口人,都有三亩永业田,还有几亩赋田。”
“这般均田,他们一家有着足够的粮食,田地也够。”
“但是,若等他们的子女都长大,都结婚生子。”
“如此,不出十多年,我大明会多上一百多万,甚至是数百万人。”
“这是自然。”
朱元璋一脸骄傲,“他们能吃饱,还能余粮,那些小子都能娶得起媳妇,自然就会生很多孩子。”
“但是陛下,这些新生的小子,他们也要分田。”
“哪怕是多了一百万人,就得给分三百万亩永业田,数百万亩赋田。”
“这些田,从哪分出啊?”
“这……”
朱元璋神色顿时凝重起来。
“雍泰之意?”
“陛下,人口多了,田地便会不够分。到那之时,咱大明哪怕是改变田地制度,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出生,田地也不够他们种。”
“到那之时,就会有很多穷人。”
“但,在高丽、倭国,有着大量的田地,还有很多铜矿、铁矿、金银矿,还有很多田地供他们种。
有兵将官员的位置,可以由他们去当。”
“甚至,还有很赚钱的商队,他们可以去选择……”
“陛下,不知您觉得他们会不会去?”
“肯定会去!”
朱元璋有些明白了,眼中闪烁着亮光。
“雍泰说了这么多,就是要攻高丽与倭国。
有这俩国家的地盘,咱大明的那些官员与武将,便不会闲下来,进行内斗和贪墨。”
“那些多出来的穷人,也有地方去讨食吃,也不会惹是生非。
尤其是那些喜好打架斗殴,惹是生非的混蛋们,这里是他们最好的去处。”
“陛下圣明!”
刘英继续奉承一句,又急忙解释道:“陛下,高丽与倭国距咱大明近。
他们有咱大明需要的大量免费奴仆。”
“另,在咱大明国力弱小之时,他们会是咱大明的最大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