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
老朱又得一位名儒!
还是第一位,与元朝没有任何瓜葛的干净名儒。
还是贫寒出身,自幼刻苦学习,受南方所有官吏读书人敬佩的大儒!
当夜。
朱元璋设宴,拿出三种海鱼,摆出鸡鸭鱼羊肉,还有数种名菜,宴请宋濂。
于是。
白日,刚对朱元璋与刘英等人,心中满是好感的宋濂,便是见识到,朱元璋在饭菜上的奢侈。
宋濂不由又疑惑了。
而坐在上座,朱元璋又给宋濂讲起这些海鱼的事。
“宋先生,这些海鱼,你可要多吃一些。这是前几日,水师刚从海中捕捞回来的,很是新鲜。
错过今日,你再想吃这些海鱼,可就需要你自个从水师手中,或是那些商贾手中购买了!”
“多谢殿下!”
宋濂急忙应道,品尝了一口,顿时两眼一亮。
这般美味的海鱼,他从来没吃过。
随即,下意识的看向一旁的刘基与章溢。
见此,刘基便明白了过来,凑过去低声解释海鱼的事。
听到仅仅只是改装几艘大海船,便可让那些水师兵将都争先恐后的想要出海,不仅能捕鱼赚钱,还能巡视海路,操练水师……
宋濂心中更是震撼。
这位军师,年纪轻轻,竟然能想出这般有奇效的法子。
如此看来,朱家军内部的蒸蒸日上,恐怕比外人想象的还要更加厉害。
天命在吴?
晚宴吃完,宋濂返回住所,整个人还有些振奋。
同样。
李善长、刘基、秦从龙、章溢等人,一个个也都异常激动。
他们在晚宴上,从陶安与唐仲实几人耳中,听到一个让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消息。
亩产四石五斗的稻谷?
虽然满是不敢置信,但殿下与宋濂等人都去亲自看过。
几个农科学子,在军师田中种出来的良稻。
是军师鼓捣出来的?
那应该错不了。
翌日。
他们便都打听到,一队吴王府护卫,已经驻扎在城外的军师家良田之中。
一众知道内情的人,更是感觉不好了。
“如此良稻,军师居然就种在田地之中,我等居然无一人知晓!”
“果然不愧为军师,如此光明正大,我等反而一点也不怀疑!”
“亩产四石五斗的良稻啊……”
“是啊……”
说着,几人都不由一愣。
互相对视一眼,便都同时开口告辞。
但不到一会。
几人便是在吴王府门口相遇,亦或者在工部遇到。
不过,对于几人的目的。
朱元璋与刘英都没答应。
开玩笑,就算将收回的良稻给你们作为稻种,你们知道如何种?
知道怎么才能种好?
另外,给了你们这些稻种,在外面领军的徐达、汤和这些大将要不要给?
所有人都被拒,也并没人恼怒。
今年不成,等明年就行了。
接下来几日,整个应天城,或者是整个吴国,都在准备夏收。
应天城东侧,那一片宫殿群,都有了大致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