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一问,看似随意,实则是在探寻李浩然的道心与志向。
李浩然迎着她的目光,“在下所学,乃是儒家入世之法。若将来有幸,我希望能入朝为官,以所学经世济民,推行仁政,修明法度,让这天下的百姓,能少一些颠沛流离,多一些安居乐业。让他们的辛勤耕耘,能换来温饱,让他们遭遇不公时,能有法可依,而不是求告无门。”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充满了儒家弟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抱负与担当。
连黄捕头听了,都忍不住热血沸腾,大声叫好:“说得好!若天下的官吏都有李先生这般抱负,何愁天下不太平!”
罗宇一直安静地听着,此刻,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淡淡地开口道:“这条路,可不好走。”
官场如泥潭,其中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远比斩杀一头邪祟要复杂、要凶险得多。
李浩然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洒脱一笑,对着罗宇拱了拱手:“罗道长所言甚是,正因其难,方显其可贵。”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连绵的群山与天际的流云,朗声说道:
“是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静心禅师与林清雪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都流露出一丝敬佩。
即便是修行理念不同,但对于这种纯粹的、敢于担当的道心,他们都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雅间内的气氛再次变得轻松起来,众人又讲了些游历途中的奇闻趣事。
李浩然讲了他曾在一座古城,见过一位断案如神的老县令,如何用智慧让一桩悬案水落石出。
静心禅师则说起自己曾在一处深山古刹,与一位得道高僧论禅三日,受益匪浅,就连一向清冷的林清雪,也在众人的带动下,分享了她为了寻找一味炼制符墨所需的珍稀药草,深入一处被瘴气笼罩的沼泽,与一头守护灵草的妖兽斗智斗勇的经历。
罗宇话不多,但每当有人讲述,他都听得十分认真,偶尔会提出一两个关键的问题,总能切中要害,引人深思。
一顿饭,吃得尽兴,也聊得投机。
从正午吃到黄昏,当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时,众人才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这场宴席。
走出摘星楼,晚风习习,吹散了些许酒楼中的喧嚣。
众人相互拱手作别。
“各位,就此别过,后会有期!”黄捕头抱拳道。
“阿弥陀佛,各位施主,保重。”
“后会有期。”
李浩然、静心禅师、林清雪三人结伴向着郡守府为他们安排的客院行去,他们的任务报酬和卷轴,明日一早便会送到那里。
罗宇则独自一人,转身朝着自己下榻的客栈方向走去。
他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上,周围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沿街商贩的叫卖声,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息。
他的脑海中,还在回响着席间的谈话。
李浩然的入世之道,静心禅师的出世之法,林清雪的求真之心,以及他自己……那条坚定不移的、通往长生大道的求索之路。
道不同,却也不妨碍为友。
今日的相遇,却让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又多了一份色彩。
他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身影很快便汇入了暮色中的人潮里。
明日,拿到任务卷轴,此间事了,他也该回宗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