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猪儿张望了番,迟疑道:“左近不生芦苇,缺乏薪柴,如之奈何?”
不要以为古人傻,不知道海水晒盐,可为何非得要煮?
一是海水晒盐需要开挖盐池,距离海边过远,引海水困难,过近的话,又极易被海潮冲垮。
这就需要构筑坚固结实的防波堤。
纯以土石构筑,不仅成本高昂,还非常困难。
但是有了水泥又不同,况且王愔之还弄来大量的俘虏,人工有了,只需从会稽运来水泥,就可以开建。
二来,海水直接晒的盐,含有大量氯化镁,对肾脏伤害极大,吃多了直接嘎你腰子。
另还有硫酸钾、硫酸钙、硫酸镁、溴化镁、碳酸钙等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对身体的伤害都很大。
海水晒的盐,需要提纯。
古人其实也懂提纯,通常是以芦苇烧剩的草木灰提纯,原理是以活性炭吸附游移离子。
明代的两淮盐场分布于淮安以南沿海,尤以通州盐业为盛,盖因这里长有连绵不尽的芦苇荡,可就地取材燃烧。
而清末盐场提纯,已经不太依赖芦苇荡了,大体有两种方法。
一是浓盐水浸泡,原理是饱和溶液无法溶解同类物质,利用氯化镁的盐度远超氯化钠,将卤水与浓盐水搅拌在一起,生火煮沸,即可得到相对干净的盐。
这种盐,叫粗盐,颗粒大,色泽泛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这种盐卖。
二是化学提纯。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熟石灰提纯卤水,结合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物,再以纯碱去掉钙离子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白盐。
而且石灰不必从远处运,海边可以拾贝壳。
贝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拾捡大量贝壳,经高温灼烧,可得生石灰,加水便是熟石灰。
王愔之淡然道:“现今沿海所产食盐,以盘为煎,以锅为煮,称煮海为盐,产量低,质量也差,我教你一法。
可于海边滩涂挖掘盐田,引入海水,利用日光和风力把海水蒸干,池底食盐自出,再以熟石灰与碱提纯,可得精白盐。
此法省力省心,盐田规模根据人力来定,如今已至夏末,雨水稀少,若是及时动工,于晴天大风之下曝晒一日,即可出盐。”
邹猪儿忙道:“郎君可否细说?”
“我先画张图表。”
王愔之着人取来纸笔,画起了海水晒盐的流程图。
首先在海边掘一个纳潮沟,以引海潮,暂时没有水泥,可以把夯土筑结实点。
然后筑一个九层或七层的池子,由两人用绳子系住柳斗,掏沟中海水,自高而低扬水制卤,晴天暴晒一日即可。
再以木耙扒走结晶体,堆放在池旁,用泥封好贮存。
整个晒盐过程有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道工序,其中结晶需要另外开掘结晶池,把卤水灌入。
最后再以熟石灰和纯碱提纯。
熟石灰暂时就地取材,今后将从彭城运来,碱则需要从义兴转运,不过江南水运发达,从浙江出海,运送个十船八船的纯碱,足用很久。
王愔之在图画边上配以文字说明,一目了然,清晰透彻!
邹猪儿如获至珍般把图表拿到手里,看的连连点头,嘴里啧啧有声,众人也是惊讶地看着王愔之。
好一会,邹猪儿由衷赞道:“世间制盐竟有如此蜚夷所思之法,郎君果是天纵之才,仆即刻找人去办!”
王愔之笑道:“我暂留一千俘虏,一幢辅兵给你,你先试着做,不要着急。”
“诺!”
邹猪儿拱手应下。
对于辅兵,王愔之采取自愿原则,愿留下的,当场配妻。
虽然百济女子的普遍长相不符合中原人的审美,可是海上飘久了,老母猪赛貂蝉啊。
更何况这些女子多数来自于歌舞乐妓,别管脸盘子长的怎么样,身材那是一等一,肌肤也白晰细嫩。
所谓一白遮三丑。
几乎人人愿意留下。
王愔之带了一千辅兵,入选率挺高的。
可纵是如此,都差点打出狗脑子,毕竟他们都知道,歌舞乐妓平时轮不到他们,也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拥有那等美人。
最后迫于无奈,采用比武的方式挑选出一幢人马。
王愔之将此处命名为洧州盐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