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言情 > 晋末高门 > 第132章 出煤

第132章 出煤(2 / 2)

又有简易的龙门架与滑轮组,将一桶桶的污水提起。

滑轮组和龙门吊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最早出现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大量应用,公输班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及至汉代,以龙门吊与滑轮组为主体节构的井车广泛运用于提水灌溉。

当然,目前只是定滑轮,要想创造出动滑轮组,还有待于工艺的进一步提升。

每一个人都如死了一样,神色麻木,有的挖着挖着,突然扑通一声,摔入泥水里,就再也起不来了。

巡视的监工近去探了探鼻息,确认死亡之后,就把尸体用绳子捆起来,吊去上面掩埋。

焦诚站在王愔之身边,叹了口气道:“挖掘坑道,最难的便是渗水,亏得今年雨水少,不然难以挖掘如此之深,郎君预定挖四十丈,怕是要到年底才能挖出。”

“不急,慢慢来便是!”

王愔之摆了摆手,凝目下看。

就见坑底的水被一桶桶提走之后,烂泥里,突然有了些亮晶晶的东西。

他怀疑自己看错了,忙揉了揉眼睛。

再一看,那亮晶晶是反射天上的阳光,本体漆黑。

“石炭!”

“石炭!”

“挖出石炭啦!”

突然底下,爆出了欢呼声。

人人都如绝处逢生般,挥舞着锄头大叫,还有人激动的抱头痛哭。

是啊,太不容易了。

仅仅是挖这个坑,就已经死了好几百人,这完全是拿人命堆出来的。

还有存活至今的人仍能记得,在开挖之初,很多人大哭着磕头,哀求不要把自己活埋。

也确实,纠集几百上千人,周围有军卒弹压,被要求在一块平地上挖大坑,这不就是活埋的节奏么?

“快,吊上来!”

焦诚也向下连招手。

很快的,一桶石炭被吊了上来。

通体漆黑,呈层层叠叠的鳞片状,这不是石炭还是什么?

“恭喜郎君,郎君一来,就挖出了石炭,此乃天意也!”

焦诚重重拱手。

也是噢!

周围众人看王愔之的眼神起了微妙的变化。

要说巧合吧,为何早不出,晚不出,郎君一来就出了?

也有人怀疑是不是事先安排好的,可是看着坑底的矿工那有气无力的模样,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难道……

真是祥瑞?

漆黑的祥瑞?

“好!”

王愔之检查了一番,确实是煤,但到底是焦煤、褐煤,还是无烟煤,得烧一烧才知。

淮南八公山的煤井,打到二十来丈才出煤,而义兴的煤,挖到二十丈就出了,由此可见,仅仅一千多年的时间,水土沉积怕是远超预计。

随即大声道:“暂时不必挖了,先停工三日,今晚给肉饱食,不过排水不能停!”

底下又爆发出了欢呼,很多人磕头称谢。

役夫一般吃不饱,早上一顿干,晚上一顿稀,把压榨发挥到了极致。

王愔之立刻着人搭起炉窖,先烧一烧。

很快的,炉窖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几乎没有烟气。

显然,这是无烟煤!

热值在七千大卡附近,是品质最好的一种煤炭,可以直接拿来治铁。

含硫量高的煤炭,不能治铁,否则在高温下,挥发出的二氧化硫会与铁器反应,生成亚硫酸铁与氢气。

“郎君,这石炭要比从淮南弄来的好啊!”

焦诚喜道。淮南八公山煤矿产的煤是低硫煤,含有少量的硫和磷,比无烟煤稍差一点,热值在六千大卡左右,少了一个数量级。

焦诚作为老铁匠,一眼就看出了个中的分别。

“是啊!”

王愔之很是满足,白泥塘煤矿的品质,比他想象中的要好,无烟煤在中夏大陆,都颇为罕见。

用无烟煤混上黄泥,可以做成蜂窝煤,再配上煤炉烟道,屋子里热乎乎,还能烧热水,有效地改善时人的生活习惯。

毕竟燃料的匮乏,贯穿了从古至今的华夏史,到了明清之时,山间野地几乎见不到树,全被伐为薪柴了。

虽然这个时代人口稀少,原始森林仍大面积分布,但是烧木头哪有烧煤效率高呢。遑论木柴还会产大量的烟。

而且有了煤炭,烧制水泥,乃至于开采石英砂矿,烧制琉璃都可以提上日程了。

诚然,木炭的发热量也是很高的,但木炭的烧制成本也高,用木炭烧水泥,烧琉璃,能亏死,而煤炭是由役徒开采,除了每天一顿干一顿稀,几乎没有成本。

‘我比资本家还黑啊!’

王愔之暗暗感慨。

再放眼望去,那起伏连绵的丘陵山坡,仿佛蕴藏着无穷的宝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