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三角贸易的末期,大明的地区阶级也许是尝到了三角贸易的甜头,竟然利用诸子百家在民间宣传舆论,想用舆论威压中祖,迫使中祖出兵攻占世界诸国】
【攻占这些国家后,这些地主阶级便可将那些亡国的人全部贬为奴隶,然后贩卖】
【这些地主在大明本土之外,个个都有私人庄园,豢养着士兵,中祖要求他们登记在册,一个个却当做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出,中祖知道这些,但一直隐忍未发】
【他们影响着全世界的航线,给大明带来了大量的白银,手上还有私人武力,他们便认为,他们可以和大明帝国的皇帝扳手腕】
【若是可能,他们甚至想推翻中祖,自己当皇帝,因为有一些地主,悄悄地在海外自己建立了王国】
【所以他们才会利用民间的舆论,试图逼中祖出兵,他们也认为,中祖肯定会出兵,毕竟之前的“运河战争”便是中祖主动出兵的】
【当时的大明,在中祖的带领下,成为了一个军功国家,其威势在世界无人能比】
【但中祖言:攻占容易,治理太难】
【大明户部尚书也上书道:现在大明的财政只能支撑现在的这些领土,继续扩张的话,只怕会生乱子】
【大明那会的领土已经比当年的蒙古帝国还要大,治理那么庞大的国家,一个处于农业社会末期,工业社会初期的国家,是显得很吃力的,所以中祖并不想去进行攻占了,想把这个任务留给他的继承人】
【可惜,那些地主以为中祖老了,想裹挟中祖发动战争,但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而且对于皇帝来说,主动出兵和被迫出兵,这是两码事】
【君主的威严,怎么可以被触犯呢?】
【对于这些想左右中祖意志的逆贼,中祖并没有惯着,直接掀起“昭启大案”,把那些因为三角贸易新兴的,或者是老牌的地主阶级一网打尽,要么直接诛灭三族,要么直接贬为庶民,流放澳洲】
【三角贸易因为这次的大案清洗,受到毁灭性质的打击】
【大明帝国的地主阶级才知道,皇帝只是老了,并不是提不动刀了】
【因为得罪了中祖,大明的奴隶主被一锅端,大明三角贸易就此没落,但是经常和大明交流的天竺、阿拉伯、西欧诸国等,却接手了,只是,远没有中期和后期的时候那么繁荣,这就是三角贸易的末期】
【以上就是三角贸易的历史了】
燕王府中,朱祁铄看得津津有味,没想到被他改变后的世界,三角贸易竟然如此的有趣。
这可比原有的世界线三角贸易有趣多了。
这群大明新兴地主阶级,可真是蠢货,竟然想威胁孤出兵,他们是怎么能够认为,他们的实力可以和孤扳手腕的。
果然,当一个仁慈的帝王,这些地主阶级便会觉得你好欺负;若是当一个严苛的帝王,这些地主阶级便会觉得你太残暴。
所以君主确实应该喜怒不形于色啊,要让臣子猜不到皇帝的性格。
朱祁铄看着天幕,朱棣却突然拿过来一则消息,让他震惊不已。
是派去西欧的暗探传回来的消息,那里的人,也能看到天幕!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西欧受到天幕的启发,很有可能提前进入工业革命,然后成为大明的劲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