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海洋的航线不算很稳定,所以朱祁铄派出去的暗探走的是陆地航线。
陆地航线回来的暗探要经过燕王府,朱祁铄便拿到了这一手消息。
现在天幕的播放断断续续的,有时候要隔几十日,有时候要隔半年,在天幕播放歇息的间隙,朱祁铄拿着暗探的消息回到了应天府。
西欧在原本的世界线上像是开了挂一般,现在有了天幕的启发,必然是要提前兴起工业革命的。
为了应对这个未来的强敌,朱祁铄只能在大明也开启工业革命。
原本世界线上的日不落帝国、法兰西帝国等等,可比现在的瓦剌强大多了。
回到应天府的日子就很悠闲了,朱祁铄天天玩乐,给手下的人指明了一些方向后,便让他们自己去捣鼓一些工业技艺品了。
朱元璋知道朱祁铄未来将大明发扬得那么伟大,天天笑得合不拢嘴,朱祁铄估计,这老朱因为开心的缘故,还要多活上几年。
就是不知道世界线改变后的朱标,会不会活下来,朱祁铄预感是会的。
天幕经过几个月的宕机后,又开始播放了。
这一次的天幕,似乎是为了补齐上一期的内容,特殊播放了一个视频。
天幕——
【因为视频在升级的缘故,所以会有更新不稳定的情况】
【上一期讲到,三角贸易的后期和末期交界时间点的时候,大明的那些地主威逼中祖出兵,现在,我们来看看具体的画面吧!】
奉天殿上,已经年迈的朱祁铄坐在皇位上,俯瞰群臣,黄色的龙袍在他身上,更显得明亮。
群臣中,有他的太子,有他的其他被封王的儿子,甚至,还有许多的女子为官。
朱祁铄坐在那儿,未出声之前,朝堂上的衮衮诸公,连发出一些衣服的摩擦声都不敢。
这是朱祁铄几十年当皇帝下来,积累的威严,是他带领大明开疆拓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累积的威望。
“说说吧,民间的声音怎么回事?”朱祁铄慵懒道,似乎对这些毫不在意。
内阁首辅上前回话:“回禀陛下,那些大地主、大商人,收买诸子百家,鼓动战争,说战争带来的好处是源源不断的,大明之所以人人都能吃饱饭,人人有学上,都是因为在您的带领下,战争不断获胜从而产生的收益。”
“民间已经形成了鼓动战争的浪潮。”
“而且……”
内阁首辅有些迟疑,顾忌地看了太子一眼。
“说。”
“而且,臣得知,已经有不少大地主大商人在海外圈地,建立小王国,此举,实在是蔑视大明天威,按理来说,这些人,都应诛灭九族。”
太子上前,反驳内阁首辅的话:
“陛下,法务禁止皆可为,首辅所言的[按理来说],和当年的[莫须有]又有什么区别呢,我大明并未禁止在海外建国。”
“而且这些人为大明的发展贡献了极多,实在不应该处罚他们。”
“本宫认为,我大明应该对这些小王国进行和平收编……”
朱祁铄点了点头,直接打断了太子的发言:“你先说说民间要求朕出兵的看法。”
太子的话被皇帝直接打断,让群臣都是心惊。
皇帝,似乎越来越厌恶太子了。
又是一个“子不类父”的悲剧吗?
太子也是有些害怕,父皇,本宫再优秀也比不上你,本宫已经在尽量追寻你的脚步了,可是,本宫根本学不会你!本宫就是一个守成之君,你何必要逼迫本宫当开拓之君呢!
父皇!本宫战战兢兢当了几十年太子了,还是不让你满意吗?!
一旁,太子的兄弟们,韩、赵、魏、楚、燕、齐六王,一个个沉默不语,心里却乐开了花,但燕王又有一些不同,他对太子的处境,似乎又有些担忧。
太子小心翼翼道:“本宫认为,当顺应民意,出兵征灭多国。”
这样的回答,总不会错了吧,标准的开拓之君话语。
“嗯。”朱祁铄又是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群臣都摸不准朱祁铄的意思了,所以这是要出兵,还是不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