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也是一脸的生无可恋,他瘫坐在实验台旁的椅子上,有气无力地说道:“我的姑奶奶啊,这都快两百号样品了!我们把林婉清博士那边能优化的有机配体都试了个遍,把钱老师和张伟师兄那边能想到的理论模型也都验证了好几轮,怎么这Jc就是上不去呢?难道……难道秦哥这次真的给我们出了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别胡说!”陈静瞪了他一眼,语气虽然严厉,但眼神中却也带着一丝迷茫,“秦师兄什么时候让我们失望过?他既然敢定下三个月的目标,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肯定是我们……肯定是我们还有什么关键的地方没有想到,或者没有做到位。”
她深吸一口气,强打起精神,打开实验记录本,开始仔细地回顾第178号样品的制备流程和测试数据,试图从中找出失败的原因。
“你看,”陈静指着记录本上的一行参数,“这批样品,我们为了追求更高的有机分子链的有序度,在进行界面自组装的时候,采用了秦师兄建议的‘慢速溶剂挥发辅助外加弱电场取向’的方法。从TEM的表征结果来看,有机分子链的取向度确实比之前提高了不少。但是……”
她顿了顿,眉头皱得更紧了:“但是,会不会正是因为这种过高的有序度,反而使得材料内部缺乏了足够的、能够充当本征钉扎中心的‘结构缺陷’?导致磁通线更容易滑动?”
李浩闻言,眼睛一亮,猛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有道理啊!陈静,你真是我的女神!哦不,是我的女诸葛!我们之前一直想着怎么提高材料的‘完美度’,却忽略了‘缺陷’有时候也是有用的!这……这不就是秦哥经常说的‘凡事有利有弊,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吗?”
“走走走!我们赶紧去跟秦哥汇报一下这个想法!说不定,这就是我们突破瓶颈的关键!”李浩拉起陈静,就风风火火地冲向了秦风的办公室。
而这样的场景,在“秦之队”的实验室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他们在一次次的理论计算中,寻找着那隐藏在复杂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
他们在一次次的材料制备中,尝试着各种新奇的配方和大胆的工艺。
他们在一次次的性能测试中,品尝着失败的苦涩和成功的甘甜。
他们在一次次的失败分析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总结教训,锤炼技艺。
智慧的火花,在激烈而又自由的学术讨论中激情碰撞。
创新的思路,在反复且严谨的实验验证中悄然萌发。
虽然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实验室的灯光常常彻夜通明,咖啡和方便面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黑眼圈和日渐稀疏的头发(尤其是某些理论组成员)成了他们的“标配”,但每一个“秦之队”的成员,心中都燃烧着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
那是对科学真理的渴望之火。
那是对攻克难题的执着之火。
那是对团队领袖秦风的信任之火。
更是对创造历史、改变世界的梦想之火!
他们坚信,在秦风这位“妖孽级”队长的带领下,在团队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一定能够攻克“强磁场失超”这只拦路虎,让“墨子一号”常温超导材料,真正地从实验室走向世界,绽放出其应有的万丈光芒!
而秦风,也确实没有让他们失望。
他不仅以其深不可测的学识和超越时代的视野,为团队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更以其强大的个人魅力和独特的领导方法,将这支刚刚组建不久的队伍,迅速捏合成了一个充满了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坚强集体。
他会耐心地倾听每一个队员的想法,哪怕是那些听起来有些“异想天开”的建议,他也会认真地进行分析和评估。
他会敏锐地发现每一个队员的闪光点,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授权,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尽情地施展才华。
他会在团队遇到挫折、士气低落的时候,用他那标志性的、带着几分戏谑却又充满力量的语言,给大家加油鼓劲,重新点燃大家的斗志。
“失败了?怕什么!”秦风常常这样对队员们说,“在科学的道路上,失败是家常便饭,是成功他妈……嗯,不对,是成功他祖宗十八代!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我们排除掉了一个错误答案,距离正确的那个,又近了一步!所以,别灰心,擦干眼泪,捡起掉在地上的玻璃心,粘巴粘巴,继续干!只要我们的小强精神不死,总有一天,能把那只‘拦路虎’给活活耗死!”
他还将那套“敏捷迭代式科研项目管理方法论(AIR-PM)”运用得炉火纯青。
每周的“进展汇报与问题分析会”,与其说是汇报,不如说是一场高强度的“集体会诊”。秦风会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猎手,敏锐地从各个小组的汇报中,捕捉到那些潜在的风险点和瓶颈环节,然后引导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而每周的“自由探索与头脑风暴会”,则更是“秦之队”的“快乐源泉”和“灵感孵化器”。在这个会议上,没有任何的上下级之分,没有任何的专业壁垒,大家可以天马行空,畅所欲言。
有时候,林婉清会从有机化学的角度,提出一些关于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对超导电性影响的新奇猜想。
有时候,赵铁柱会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抱怨一下实验室某台“老爷机”的“不给力”,顺便畅想一下未来全自动化的“智能超导材料生产线”。
有时候,钱理群副教授会突然从某个被遗忘的经典理论的角落里,挖掘出一个可能与他们当前研究相关的“彩蛋”。
而李浩和陈静,则会分享他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灵异现象”或者“意外发现”,引得大家捧腹大笑,或者陷入沉思。
秦风则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催化剂”和“导航员”。他会用各种巧妙的提问和引导,激发大家的思维,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进行交叉碰撞,将那些看似不相关的“点子”,串联成一条条可能通往成功的“珍珠项链”。
就是在这样一种紧张而又活泼、严谨而又自由的科研氛围中,“秦之队”的成员们,虽然每天都经历着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消耗,但他们的精神状态,却异常饱满,团队的凝聚力,也空前高涨。
他们知道,他们正在参与的,是一项足以改变世界的伟大事业。
他们也知道,他们身边,拥有着一群最优秀、最值得信赖的战友。
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着一位百年不遇的、神一般的领袖——秦风!
只要有秦风在,他们就无所畏惧,就敢于向任何看似不可能的挑战,发起冲锋!
实验室的灯光,依旧彻夜通明。
窗外,星河流转,晨曦渐露。
属于“秦之队”的青春与汗水,正在这不眠不休的攻坚战中,悄然谱写着一曲……荡气回肠的科学史诗!
而那困扰着他们的“强磁场失超”难题,在他们日以继夜的努力和秦风那“神来之笔”的指引下,似乎也开始……露出了一丝松动的迹象。
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的解决方案,正在悄然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