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辞职(2 / 2)

“交了信…就走了。”孙姐眼圈有点红,“阿依莎把工装叠得整整齐齐交还给我,头一直没抬起来…她说…她说对不起项目,对不起方教授您之前的好意…给她钱和工作救她,但是她只带来了灾祸.....”

方稷内心:好意?我那点钱算什么好意!我那是…那是出于无奈的补偿!却成了压垮她们的又一根稻草吗?她们是顶着多大的压力才走出来,现在却要因为莫须有的‘牵连’而放弃…

方稷脑海中能看到阿依莎那双因常年劳作而粗糙的手,是如何写下这些字的;能看到莎拉转身离开时,那强忍泪水的倔强和绝望。他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窒息般地疼,虽然不是自己的同胞,但是以为那样年长的善良女性,总是心中多一些怜悯。

“这不怪她们…”方稷几乎是喃喃自语,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我们只想着推广技术,改善生产,却低估了这背后盘根错节的社会网,低估了传统观念的反扑力量.…”

赵老内心:多好的苗子啊…阿依莎做事那股认真劲儿,这些女性都更加珍惜认真他们的工作机会…好不容易点燃的一点火苗,就这么被硬生生掐灭了。这不是简单的辞职,这是倒退!是我们探索的失败!

赵老重重地叹了口气,花白的头颅摇了摇:“在这种环境里,她们能迈出第一步,需要多大的勇气?现在让她们退回去的,不是辛苦,不是劳累,是比这些更沉重的…那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的压力。可是,这样的社会情况,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国情。”

李振邦将辞职信轻轻放回桌上,动作缓慢得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他走到窗前,背对着大家,肩膀显得有些僵硬。

李振邦内心:批准?意味着我们向那些落后的势力低头,意味着之前推动性别平等的努力付诸东流,也寒了那些还在观望的潜在女工的心。不批准?强行留下她们,等于把她们架在火上烤,她们在村里的日子会更难过,家庭矛盾会激化,甚至可能遭到更极端的报复…怎么办?

时间的流逝仿佛变得粘稠。最终,李振邦转过身,脸上是决策者的果决,但眼底深处是无法掩饰的疲惫和无奈。

“批准她们的辞职。”他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但每个字都带着分量,“孙姐,你去办。这个月的工资,严格按照考勤和规定,一分不少地核算清楚。然后…请村长帮忙,务必转交到她们每个人手上。告诉她们,”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方稷和赵老,像是在寻求共识,也像是在坚定自己的信念,“项目的大门,永远为她们敞开。如果…如果将来有一天,她们还想回来,我们随时欢迎。”

这个决定,是退却,是妥协,但退得保留了尊严,妥协中蕴含着期待和留有余地的善意。它不是胜利,而是在残酷现实面前,一种带着温度的、尽可能减少伤害的理性选择。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基地的食堂里,少了那几个熟悉的女性的身影,显得空荡了许多。本地男员工们窃窃私语,表情复杂。有人或许觉得“规矩”回来了,暗自松了口气;但也有人,比如那些曾受益于阿依莎照看孩子的家庭的男人,脸上露出了些许不易察觉的愧色。

而村落里,阿依莎又恢复了以往沉默劳作、照顾家庭的生活,只是眼神比以前更加沉寂。莎拉则把自己关在屋里,和丈夫陷入了冷战。那几张轻飘飘的辞职信,像几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了她们的心上,也压在了中方项目推进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