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嫔虽在这场谋职风波中吃了个闷亏,但她并不是轻易就会善罢甘休之人。
在宫中多年,她最懂得如何借刀杀人、避重就轻。她一面让人暂时冷处理董晏的调任事宜,转而将心思放在了宗辞与洛云京身上。
这两人近来名声正盛,宗辞探花之誉,洛云京火锅店开得风生水起,连“大小姐的茶”也在京中坊间叫好不绝。若想挫一挫太子的气焰,非得先从这对夫妇下手不可。
恰巧这时,二皇子君之珩带着四公主前来探望董嫔。
“董母妃近来可还安?”
这可是给了董嫔莫大的荣耀,董嫔一直不能升妃位,就是因为生不出皇子,如今二皇子来她这里探望,说明什么?
董嫔随心情不大好,可也是明艳一笑,“老毛病,倒也无碍。我看你脸色也不太好,是又被父皇斥责了?”
君之珩脸色阴沉,压低声音道:“他如今眼里只有太子一人,连我办事都百般限制。宗辞那厮不过一个乡下泥腿子,竟也能中探花,连翰林都给安排了位置。”
董嫔沉吟半晌,道:“既然皇上器重,那就暂且放他一马,但他夫人……如今也不是什么候府的大小姐了,不过是个商贾出身的女子,在坊间胡乱经营买卖,也该敲打敲打。”
她眼神一冷,压低声音,“宫里近日要筹备贵妃寿宴,我已托内务府采买食材。你派人借此查出那火锅店用料不净,说是鼠肉冒充牛肉。再放出几位坊间流言,说是洛云京用旁门左道做生意,连带拉拢太子表弟卫子潇——你只要栽一个‘结党营私’的罪名,就能请你父皇彻查。”
君之珩心领神会,点了点头。
当天下午,便有几位专靠吃空饷、造流言的江湖笔吏在坊间发布所谓“市井内幕”,写得绘声绘色,称“探花郎之妻,与太子同谋,巧设酒楼暗运违禁物资”,甚至还加上了“肉馅中疑有鼠尾”这种可笑的指控。
而这些消息的背后,则悄然指向了“大小姐的茶”与火锅店两处。
“这些地方,恐怕不是女人主事那么简单。”
宗辞得知流言之时,正在翰林院校对一篇史料原文,听陈明送来茶水时附带了一句:“公子,外头不大太平,洛娘子的铺子被传得挺玄。”
宗辞一愣,放下笔卷,仔细问了几句。
陈明便一五一十说了,连带着今早有几名闲汉混入火锅店捣乱,意图偷拍后厨用料、污蔑他们藏有腐肉。
宗辞脸色并未变色,只轻声道:“把冯贺和邢磊约出来,晚些去一趟福满楼。”
这几日他早已有了防范。他深知如今自己既是探花,又是太子暗中器重之人,绝对不可能全身而退。洛云京手上的几桩生意,若真经营得太顺,才是最大祸根。
福满楼中,卫子潇听完也皱紧了眉头。
“这群人动作太快了。我们后厨确实有些采购地是偏远山村的,但全是合规渠道。若他们真查,那些村民可能会被迫说些配合的谎话。”
宗辞沉声道:“怕的就是他们给钱太多。”
“那你说该怎么办?”邢磊问道。
宗辞点了点茶杯,轻声道:“他们想抹黑火锅店,就必须有‘证据’,若能在被他们盯上的货源点提前换批次,再把那批肉先送到翰林院食堂去。若有人再敢说是鼠肉,那便等于诬陷皇宫御膳。”
“高!”冯贺忍不住拍桌,“你是故意引他们中计?”
宗辞摇头一笑,“是他们自己要跳下来的。”
几日后,火锅店后厨照常营业,而之前那批“可能有问题的肉”已悄然换批送往了御厨采买处。
二皇子君之珩见前番计划败露,非但未能除掉宗辞,还让皇上暗中敲打了建安候府,心中愈发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