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言情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 第690章 举一反三,孤例难证

第690章 举一反三,孤例难证(2 / 2)

不愧是曾辅助父皇,在新朝建立之初,继承宋、元定制改制的刘老先生,一下子就把利益点平衡好了。

最重要的是,这两点提出来,特别容易得罪人,由朱标来提的话,便没有了缓和了余地,但由刘基来提,朝廷在实施的过程里,还能试用与探索。

刘基这分明是以一己之身,托举新税改的实施。

【妙哇!】

就连朱雄英都忍不住,给刘基鼓了鼓掌。

“老先生说得好!”

文武百官朝着玉阶之上的软椅里看去。

见小小的皇太孙,竟一脸激动的鼓着手掌,根本不像是外行看热闹,反倒像是内行看门道一样,大家心中一震。

皇太孙可真是天纵奇才,竟真听得懂他们所议之事的干系。

那么,方才皇太孙找太子殿下的茬,就是故意的。

本来陛下加上太子殿下,父子两代人,就足以将大明国诈支撑半百而不衰退,如今再加上皇太孙,大明,说不定能重复当年盛唐荣光!

这一刻,无论谁心里对这个新的税法,有任何的反对心思,哪怕目光长远的,看得出太子殿下绝不仅限于,提高对富商与地主的税收,还可能会冲着别人去,在祖孙三代齐心协力的情况下,也只能收起自己满心的小算盘,跟着国策往前走。

“陛下,臣认为太子殿下所说的新税法,可以一试!”

“臣附议!”

朱元璋每次改制,都会遭遇到一些人的反对。

唯有这一次,明明撬动了许多人的利益,但他们还是愿意配合。

官场风气清朗,确实能够事半功倍啊。

等到附和声落下,朱元璋哈哈一笑。

“好,那咱就把这件事,交给太子去办,老先生辅佐,先推进试点,这试点嘛,一事不烦二主,就选在松江府,大家认为如何?”

之所以选松江府,除了地方太医分院已在稳步构建中,土改翻案进行得差不多了,改稻为桑能够增加当地商绅收入以外,更重要的是松江府有出海口,而且河道水渠还没疏通完。

正好可以当作税改后,自百姓到商绅,自下至上,虽然有人多拿了税,但集体收入全部暴增的正面例子。

谁知就在这时,朱雄英又开口了,还往朱元璋头上泼了一盆冷水。

“爷爷,孤例难证。”

文武百官刚放下的心,再次悬了起来。

童言无忌。

皇太孙可比皇太子敢说多了!

希望皇太孙往后还是少上朝吧,不然他们迟早吓出心病来。

不过,皇太孙所言倒是有理。

而朱元璋对于别人当面提出不同的意见,只要是对大明有利的,他是愿意虚心接受的,更何况提意见的还是自己的乖孙。

“乖孙,那你认为,还要选哪处当试点?”

京城?

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