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重生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三百四十章 乾隆的执政风格,让军机大臣们感佩!

第三百四十章 乾隆的执政风格,让军机大臣们感佩!(1 / 2)

雍正这么说后,就看向了殿外,似乎在想象噶尔丹策零知道此消息后的反应。

弘历则紧抿着嘴,认真地看着他。

他记忆中,雍正是会给出各种匪夷所思的恩荣来的。

比如让老十三在帝陵选一块地,让老十三的仪仗在加倍之后再加倍,加倍到同皇后等级。

雍正似乎在任性,也似乎有意挑战皇权的边界。

这样很好,毕竟也利于他将来当皇帝后,有更大的皇权。

想到这些,弘历也就没再多言,只领旨谢恩。

而有这五千苗兵,他也够进行更大程度的微操了。

话说,自从监国后,他现在也越来越喜欢微操了。

决定一按察使布政使的任命,在哪里派驻多少兵,都比后世玩游戏更带感。

所以,在此刻,弘历的心情非常愉悦,乃至内心跃跃欲试地思索着如何让这五千苗兵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价值。

关键是,这五千苗兵,由他直管,那他就可以尽情改造升级,作为将来为他开辟新资源的重要暴力。

而他也确实想好了如何养活这五千兵。

那就是……

挖金矿!

因为喀尔喀蒙古的唐努乌梁海叶尼塞河和库苏古尔湖周一带,在十九世纪被罗刹人发现有大量金矿。

很多都是好开采的砂金矿。

只是,这里的金矿在历史上被发现时,清朝对该地的实控能力大减,再加上后来唐努乌梁海一带部分地区被割走,所以,金矿也就被罗刹国开采走。

弘历得趁着现在大清对这一带还有实控能力,把金子都提前开采走,顺便借机往这一带移民,解决一下关内的人口膨胀问题。

话转回来。

还没有离开的弘皙和弘春也被雍正这个决定给整得目瞪口呆。

弘皙甚至对弘历露出了艳羡之色。

弘春也同样如此。

“他噶尔丹策零的确没法跟皇父比,他要是知道皇父如此信任弘历,不知是惊讶还是叹服。”

但弘皙还是在这时跟着微笑说着一些好听的话。

弘历在一旁听后,浅浅的一笑,弘皙人前说好话的本事,他还是佩服的。

不过,他也知道,弘皙此时或许在想如果皇帝是胤礽,他作为皇子,是不是也能得到如此信任。

弘历又看了弘春一眼。

他觉得,弘春也可能在这样想,想着若是皇帝是老十四,他作为皇子,是不是也能得到如此信任。

但弘历能得雍正如此信任,那是因为他一直将雍正的脉把的很准。

“儿臣将噶尔丹策零让细作造谣的事,告知给十三叔时,十三叔也不以为然。”

弘历这时就主动提到了十三叔。

而雍正一听到老十三,脸上就放了光,平添了几分认真。

弘历见此,暗想这老十三在雍正心中的份量是真的很重。

“但十三叔不以为然的原因是,他相信阿玛不是轻易上当的,还说阿玛会比儿臣想象中的还要信任儿臣。”

“如今一看,果然不假!”

弘历说到这里就阳光灿烂地笑了起来。

雍正在弘历这么说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最了解朕的,还是你十三叔!”

“阿玛是不是想十三叔?”

“十三叔近日恢复的不错,倒是可以召见他。”

弘历主动说道。

雍正把住弘历的手:“我去见他,弘皙,你和弘历扶朕起来。”

“嗻!”

弘历、弘皙皆应了一声。

于是,雍正就动作艰难的下了床,在弘历和弘皙的搀扶下。

而弘春则一旁,一时面容尴尬的很。

等到雍正上了轿子后,才对三人挥手说:“你们忙你们的去吧。”

“嗻!”

三人应了一声。

而弘历便在与两人寒暄两句后,就先去了军机处。

弘皙倒是没有立即离开,只看着弘历的背影出神。

弘春见状好奇地问道:“堂兄在想什么呢?”

“还是弘历更懂皇父啊!”

弘皙微微一叹,就背着手离开了。

而雍正这里在见到老十三后,就把要起身行礼的老十三摁了回去,说道:“听弘历说,你有所好转,所以就来看看你。”

“让四哥挂念了。”

老十三强笑着说道。

雍正则叹道:“朕岂能不挂念你,朕还指望你好起来,将来替朕辅佐弘历呢,总不能真指望老十四那个一直长不大的混球吧?”

老十三笑了笑:“十四弟经历这么多事,应该也变性了!”

“不说他了,这次外面谣传弘历要逼宫的消息,你听说了吧?”

雍正问道。

老十三点了点头。

雍正拍了一下膝盖:“朕压根就不信!”

接着,雍正就叹息道:“但难得的是,弘历竟对此暗招也应对得力!他利用八旗底下那些清白良家的旗人查获了许多细作,今日就查获了那个在先帝时就在内廷听用巴多明!”

老十三听后神色大悦:“弘历心细如发,比臣弟当年要稳重,知道从别人想不到地方着手,从真正的大清之本着手!”

老十三说到这里就看向雍正:“四哥,所以您大可放心,这说明,即便我们征服不了准噶尔,下一代也不是不能征服!”

雍正点头:“且看这次西北战事如何,如果他真能做的好,朕在想,倒是真可以明立太子,乃至提前禅位!朕这身子骨自去年冬天后是真不行了。”

……

……

弘历在来到军机处后,就把雍正的决定告知给了军机大臣们。

一时,军机大臣们,皆面露惊愕之色。

在惊愕了一会儿后,马尔赛就先躬身道:“主子圣明,皇上英明,此诚为我大清之幸也!因为,谁也不好再离间四爷和主子!”

弘历对此微微一笑:“没错,汗阿玛就是要做给噶尔丹策零看,至于这五千苗兵的军饷开支,我已有办法。”

因听到弘历说有办法,蒋廷锡也就先问道:“不知四爷有何办法?”

弘历道:“我已派我府里的包衣去千河一带勘探过,那一带富有金矿。”

弘历这话一出,张廷玉愣在了原地。

马尔赛、蒋廷锡、傅尔丹三人也是面面相觑。

“你们不必奉承我竟能未雨绸缪!”

三人还没说话,弘历就突然开了口。

除了马尔赛外,张廷玉、蒋廷锡、傅尔丹三人更是愕然。

因为,张廷玉、蒋廷锡、傅尔丹没有要奉承弘历未雨绸缪的意思。

特别是,张廷玉、蒋廷锡这俩汉臣,更是暗自纳罕,他们发现,这四爷居然不觉得这种盯着金银之利的想法会有什么不好。

但两人也不得不承认,到底现在大清不是以前的朝代,天子应该重义轻利的传统是一点也不用遵守了。

弘历在这么说后,也为开金矿而吩咐说:“你们议个在这一带开采金矿的办法来,办法主要宗旨还是得朝廷只负责分润与在沿途重要关卡收取税赋,商贾负责承包,百姓负责开采。”

“当然,蒙古王公也得分润一部分,不然他们不支持开采。”

“嗻!”

弘历说后就又道:“现在继续议军机的事,既然五千苗兵不用遣散,还要留驻京师,那就把原八旗火器营的右营也调去科舍图,让福彭统一指挥!”

很明显,弘历又开始了他的微操。

对财政非常敏感的蒋廷锡,一听弘历又要增兵,就仿佛看见了大量钱粮从国库出去,也就问道:“四爷,西北兵力目前还没有出现不足的情况。”

“等出现不足就晚了!”

“料敌从宽,只要西北用兵,科舍图就是我大清的命脉,得做好随时在那里留有预备兵勇的打算!”

弘历回道。

蒋廷锡没法反驳,只得闭嘴。

张廷玉也沉默不敢再言,因为他发现,这位四爷在戎政上的主意的确很大。

马尔赛这时干脆笑着道:“怎么奴才就没有想到?”

说着。

马尔赛拱手作揖:“到底是四爷!难怪坚持不遣散这五千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