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表面上依旧保持着帝王的威严与风度。
“来吧、请起,辛苦了、随朕进城吧。”
年羹尧站起身,大摇大摆地跟着皇上往城里走去。
此时,清流领袖孙嘉诚站在城门外,目睹年羹尧如此傲慢无礼的行径,气得浑身发抖,已经忍不住开始骂街。
“简直……无人臣之礼,我,我要参他、我要参他。”
孙嘉诚义愤填膺,在他看来,年羹尧的行为实在是有悖臣子之道,必须予以弹劾。
好,太好了,这波给年羹尧在满朝文武百官那里拉满了仇恨值。
年羹尧回头冷冷地看了一眼孙嘉诚,你说要参我,那可给爷记住了,爷就是睚眦必报的人,敢跟我作对,有你好看的。
一行人继续往城里行进,气氛压抑。
年羹尧跟在胤禛身后,心中还在为自己刚才的“威风”沾沾自喜。
他觉得自己立下赫赫战功,皇帝必然会对他有所忌惮,不敢轻易动他。
至于孙嘉诚的弹劾,他根本没放在眼里,在他看来,那些清流不过是一群只会耍嘴皮子的酸儒,成不了什么大事。
孙嘉诚铁了心要弹劾年羹尧。
回到府邸后,他立刻写下了一篇弹劾年羹尧的奏折。
人群后的百姓里,有人低声议论。
“这将军好大的架子,连皇上、王爷、都不放在眼里?”
“听说在西北打了胜仗,皇上都得让他三分呢!”
“可再大的功,也不能让百官下跪吧?”
这些百姓和大臣们、细碎的议论顺着风飘进胤祥耳中。
四哥要的效果,达到了。
....
大殿之上,胤禛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底下跪着的一众、年选出来的一等功将士们。
“天气热,卸甲,凉快凉快。”
这次年羹尧带回来的这些将士,皆是他的心腹手下。
他们仗着在战场上立下的军功,竟公然无视皇上的旨意,无一人动弹。
胤祥见此情形,心中一紧,看了眼四哥,提高音量。
“你们没听见吗,皇上让你们卸甲!”
年羹尧嘴角上扬、慢悠悠地说。
“既然皇上让你们卸甲,你们就卸了吧。”
将士们这才纷纷领命卸甲。“嗻!”
年羹尧转而面向胤禛,皮笑肉不笑。
“皇上,您别介意,他们这些人在军营里待惯了,只知道军令,不知道皇上。”
胤禛被他这话气得牙关紧咬,手中的佛珠都被他握得紧紧的。
他冷眼盯着年羹尧和那些嚣张的将士,果然是有什么样的将领,就带出什么样的兵。
上梁不正下梁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