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提海外的那些岛屿,就后世中国版图来说,控制难度最高的肯定是青藏高原。这都已经不是文化和环境的问题了,纯粹一个无解问题。
回想起来历史,司马季觉得青藏高原留在中国版图境内,其实有一些侥幸的成分,甚至这个成分还相当大。毕竟我大民国的所谓控制,是什么力度谁都懂。
但青藏高原十分重要,长江黄河两条河流的源头都在上面,这要是不在版图之内,这种糟心程度,可以参考一有中国要在青藏高原建水坝的新闻传出,印度人民一副我跟你拼了的闹心劲,恒河就是起源青藏高原的,恒河两岸占据了印度人口的将近一半,可比长江对中国的重要性大多了。
司马季想到了青藏高原民众的长相,一眼就能看到肯定是和三哥没什么关系的,起源肯定是中国境内的黄种人。这就说明哪怕印度距离青藏高原,在地理上复地比中国近得多,青藏高原仍然和印度人没关系。
后来司马季就从帝俄的扩张路线上想明白了这个原因,原因就在于同纬度扩张。中国最后能掌控青藏高原的原因,和俄罗斯东进占领西伯利亚是一样的。俄罗斯人的起家之处就是寒带,寒带气候对他们来说并非不可适应,而对中国这边,则是两个世界。
青藏高原则完全相反,这里只是海拔高,但维度和中原是一样的,而且面对中国这一边是缓慢的爬坡,虽然距离看起来很远,但是可以慢慢适应。而对着印度那一边,抬头就是八千米的喜马拉雅山,中国这边是有一个台阶一点一点爬上去,印度那边的情况是要徒手爬五层楼。
光比较直线距离没有意义,所以遥远的西伯利亚归了俄罗斯,和中国复地很远的青藏高原却让近在咫尺的印度无法染指,想明白了这一点,司马季就发现了羌人和慕容吐谷浑部的价值,这两个族群难道不是我大晋失散多年的兄弟民族么,一家人。
“来的最快的应该就是慕容吐谷浑部和羌人了,昭然,时间不长你就能见到你的伯父了。”忙完了一天的司马季,搂着已经有人妇之态的慕容昭然在花园漫步,询问道,“是不是很长时间没见过他了。”
“自从伯父和父亲分开之后,就只有书信联络,双方相隔数千里,昭然也是没见过的。”慕容昭然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不知道这位伯父长得什么样。”
“到时候请到燕王府来,见一面联络一下感情,是你的伯父,自然也是为夫的伯父。”司马季脸不红心不跳的说出一番,能把自己牙酸倒的话,也真亏他说的出来。
“那昭然就谢谢夫君了,要是父亲知道了,说不定也会很高兴的。”慕容昭然想到家里的情况,脸上闪过一丝黯然,“希望这种事以后不要再发生在慕容氏了。”
“嗯”司马季微微一愣,这是什么意思不再发生慕容吐谷浑与慕容廆两人原本感情良好。因慕容廆被挑拨,渐次疏远,有一次更以马匹互咬为由与慕容吐谷浑争执,后慕容吐谷浑表示求去,虽慕容廆致歉修好,但慕容吐谷浑认为嫌隙已生,决心求去,于是在公元三十年前率所部西迁。
想到这司马季低声问道,“是不是你的兄长慕容翰的事情”
慕容昭然仰着脸看了一眼司马季,随后有些苦涩的点头道,“弟弟长大了,兄长在族内受到了不少非议,夫君可有办法。”
“原来是慕容皝的原因”司马季了然的点点头,他对慕容皝没什么了解,就是他两个儿子慕容恪和慕容垂比较有知名度。现在的慕容皝不过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比慕容翰的岁数小上很多。
慕容昭然这么一说,司马季就知道这位小夫人的潜台词,当年慕容吐谷浑与慕容廆的事情,和现在慕容翰和慕容皝的情况类似。慕容吐谷浑是慕容氏的长子,不过是庶长子,慕容廆的母亲才是慕容涉归的正妻。
现在慕容廆的正妻则是出身段氏鲜卑,慕容翰是庶长子,慕容皝才是正妻所生的嫡子。慕容昭然也庶女,慕容昭然一个女孩自然是不在竞争范围之内的,段氏不会对她怎么样。不过段氏和慕容氏有联姻的传统,一定会给慕容廆压力,让他尽早确立慕容皝的地位。
不要以为只有中原王朝的皇族才有尔虞我诈,人家草原人一样不少。司马季记得,慕容翰最终的命运可不如自己的伯父,慕容吐谷浑率众西迁也保全了自己。慕容翰最终可是死在了慕容皝的手中,慕容昭然现在这样,肯定是为自己的兄长担忧。
“既然接受了我大晋的王爵,继承王位自然就有礼法,本王不会让你的兄长有生命之危。这样,你可以给慕容翰写一封信,让他到京师来。”见到小夫人一脸的担忧,司马季声音一缓提议道。
在各方部族首领邻来之前,司马季每天都在奋笔疾书,根据中国历史历代王朝上对付各方部族政策的办法,把这些手段都记录下来,这些手段主要是明清的手段。
才刚刚接到大晋天子圣旨的各方首领、夷帅、蛮王肯定不会想到,近几年多有封赏的燕王,在他们兴高采烈上路的时候,正在总结历代利弊得失,准备对他们分化瓦解。
首先到了京师的慕容吐谷浑,也不知道频频举杯敬酒满是豪爽之态的燕王,为何总是问自己当地的草场环境是为什么但还是知无不言全部作答。
“你们和羌人都是我大晋的臣民,本王一视同仁。”司马季仰脖喝酒,青藏高原的归属就看这些兄弟民族给不给力了,他是没办法让晋人上高原去住的。
第六百三十章各部之父修
现如今司马季只能选择一个成功率最高的方向进行开拓,南征最大的困难就是气候问题,但这个气候问题好歹在农业社会的范畴之内,青藏和蒙古高原那都是需要晋人放弃耕种的生活转成游牧去开拓,再者这两个方向也确实装不下多少人。
苏维埃尚且拿西伯利亚没有办法,共和国尚且无法阻止东北人口流失,司马季是多大个脸认为自己能扭转这个社会规律还是农业社会的基础上扭转
他能够让这些地方的势力和大晋确立臣属关系,辅以软硬兼施达成目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在南征这段时间当中,别让其他方向的势力打扰到。也就是近百年之内,不论是西北正北还是东北,都不要形成对晋朝背刺的机会。
索性现在大晋度过了宗室内战,仍然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甚至司马季把国家用明清两朝的手段来维持内部稳定,而其他方向的各部势力仍然是一盘散沙。这就比汉朝面对匈奴,唐朝面对突厥的战略环境要好得多。从辽东到凉州都算上,晋朝面对的鲜卑分成六个大部,至于其中的小部族司马季都不愿意去算,基础还是不错的。
羌人和慕容吐谷浑部,现在已经在后世的青海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