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得他已经很高估扬一的名气和地位了,首印八百万册,临时销售前又加印了五百万册,谁成想,还是严重低估了扬一的影响力。
上架首日:
网络销售五百万册
线下渠道销售六百万册。
这还是在网络上已经停止销售,线下也有好多家书店断货的情况下,第一天总计销量壹仟壹佰万册
首日破千万
扬一有此成绩足以笑傲华夏文坛,青史留名了。
“加印,二十四小时,三班轮倒,再印一千万册出来。”南宫明连忙拨通了工厂负责人的电话。
“明总,有很多书友打电话希望可以出具有收藏价值的典藏版或者精装版。”销售部的负责人向南宫明建议道。
南宫明沉思了一下,点点头说道:
“放出消息,一个月后推出纪念典藏版,天龙八部一定会是一本伟大的作品,它一定会经久不衰的。”
现在,南宫明越来越坚信,他挖掘出了一个伟大的人,从他第一次见到易扬,甚至第一次读神雕侠侣的时候,他内心就隐隐有这种感觉。
与此同时,天龙八部销售完毕的第一天,网上铺天盖地,各种书评也纷沓而来。
“武侠巅峰,名不虚传”
“规模宏大,史诗巨著,此书一出,难以超越。”
“我t就想说一句,扬大你太坑爹了,天龙八部写完你不写了,我们以后看个屁”
“自从看了天龙八部,我发现所有其他的武侠小说,看起来都没有意思了。”
“刚买了,还没看,已经感受到它的气势了”
“靠,还没有买到的我已经哭晕在厕所求看完的好心人可以转让给我么”
网上到处都是天龙八部的书迷们的各种吐槽,甚至很多不相干的新闻评论后面都能扯上天龙八部里的内容。
比如一个新闻说哪个哪个富二代包养了十几个女朋友,后面有一条评论竟然直接来了句:
这个人好像天龙八部里面的段正淳啊
就这样一个评论,都有两万多人点赞,由此可以看出天龙八部已经火的不要不要了。
然而燕京大学的著名教授孔儒的一篇比较专业的评论,通过他的微博,悄然在网络上传播开来,更是把天龙八部这样一本武侠小说推到了极致
“扬一先生一直是我深感佩服的武侠宗师,古文大家,只可惜神交久矣,无缘长谈,自上次匆匆一别,久不闻讯,岂料先生埋头苦作,又有佳作横空出世
该书是扬一先生的第三本武侠小说,在网上被称为“武侠巅峰之作”
它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武侠之最。
“天龙八部”出于佛经,有“世间众生”的意思,寓意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与超脱。全书主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
从阿朱身死的那一刻,我就知道这注定是一部悲剧,先生大才,从哲学的角度上,将历史融入在精妙绝伦的武侠之中”
这篇书评洋洋洒洒,写尽悲凉,从艺术的高度对天龙八部作了深刻剖析和高度赞扬,更是将扬一神话到了一个难以匹敌的地位。
正是因为扬一的神秘莫测,才造就了扬一今天的地位。
其实,还有一点让孔儒惊叹的,就是小说天龙八部的目录,真的和网上微博放出来的一样,就是五首古诗词
这五首古诗词不仅应景扣题,而且还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别有韵味,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扬一对这本书可以说是费尽心思。
最后,孔儒总结道:
“扬一先生的才华和段誉、虚竹的内功一样,已经达到了一种震铄古今的地步。”
第307章十年盗墓
这篇影评经过一晚上的酝酿,有上万人转载,数十万人在下面留言评论,广大书友们不懂什么艺术,更不懂什么哲学,甚至宋辽那段时期的历史,他们也是因为看了天龙八部才去关注的。
但是,他们对于孔儒的话深表赞同,主要的原因就是,
天龙八部真的太好看了
同样,大家也理解了为什么扬一在写完天龙八部之后,宣布退出武侠小说界,从此再也不写武侠小说了
因为:
天龙之后,再无武侠
其实易扬脑海里还有好多武侠小说可以写,有些艺术成就未必比天龙八部低,比如古龙先生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当年的小李飞刀名动江湖,风靡一时。
再比如后来凤歌的昆仑,那也是难得一见的佳作,但是易扬本人觉得,就算写出来也无法改变武侠小说没落的事实,很多时候随着历史的进步,人总要往前看。
既然无法改变,不如走的更加干脆,在声名达到顶点的时候毅然退出,反而更能让人怀念,这就好比壮士断腕,巨星陨落。
李小龙,黄家驹,张国荣,无不如是,让后人留下无尽的唏嘘慨叹
孔儒的这番评论再次刺激了天龙八部略显颓势的销量,
第二天,276万册
第三天,再次爆发,达到了恐怖的450万册。
第四天,依然超过了400多万册。
直到第五天的时候,众人才把注意力从天龙八部销量上给转移了出来,倒不是说天龙八部的销量锐减了,而是传奇已经存在,大家也见怪不怪了。
更何况,今天是扬一最新网络大作登录天下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