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位画痴级的艺术家,驰骋画坛数十年,他的眼界自然是非常高的。
易扬的画,以及刚才画画的手法,已经脱离了画艺的范畴,而是达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
这正是他多年来一直追求的。
人常说:做学问有三种境界,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而易扬的画技已经稳稳地立在了第三种境界上,这是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画功天然,似乎不经雕琢的艺术,充满了灵性,这正是他多年苦苦追求而不可得的。
虽说画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无论东方画派还是西方画艺,到了某种境界之后,很多东西便是相通的。
其实人不要对艺术怀有敬畏之心,就当他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在玩耍之中逐渐成长。
他看着易扬的眼神也变得炽热起来,重重地弯下了腰:
“易大师,你收我为徒吧,求你教我怎样画画。”
毕高索的语气很执着,让易扬有些发怵,很难想象:
一个六七十岁的老艺术家,竟然拥有像孩子一般纯净的眼神,也许正是拥有这样的赤子之心,毕高索才能成长为今天这样的大艺术家。
因此,易扬很为难,连忙把毕高索搀扶起来,说道:
“毕高索先生,您可是画坛界的前辈,您的作品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您要这样可折煞我了。”
毕高索对易扬的恭维之言充耳不闻,反而很执拗地说道:
“易大师,您刚才这样的画作到底是怎么画的,简直鬼斧神工,天然雕饰,求您指点一二。”
“毕高索先生,下去我们有空可以交流一二,指点真的谈不上”
易扬的话也很诚恳,但是毕高索有点怏怏不乐,一只手死死地抓着易扬的胳膊,就像小孩见到了心爱的玩具,一不留神就会飞走了似的。
“噗通”
毕高索突然想起华夏的人都吃一套,什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三跪九叩首”的话,于是他竟然直接跪倒在地,高声道:
“师傅,师傅,你就收我为徒吧,我拜你为师,这样你总可以教我了吧”
这下,现场的观众眼睛都直了,他们都被吓着了,这场景太震撼了
六十多岁快七十岁的艺术大师,哭着嚷着跪着要求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收他为徒
这画面怎么看怎么不协调,要是掉个过还差不多。
易扬连忙就把毕高索往起拽,可是毕高索似乎铁了心了,嘴巴嘟囔着,倔强地说道:
“我不师傅,你要是不收我为徒,我就不起来。”
得易扬这下子是真没辙了,好说歹说都没把毕高索劝起来,最后翻了翻白眼:
尼玛,这世界上咋还有这种人这是无赖还是艺术家不对,艺术家都是无赖反正他可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艺术家。
“行了,我答应你了,不过我可没时间教你,女王的宴会结束了我就得回华夏。”
毕高索见易扬答应了,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狂笑一声,连忙说道:
“没关系,没关系,等我把这里的事情安排好了,我立马去华夏找您。”
“”
毕高索的执着,让易扬彻底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大艺术家的精神,同时他内心还有点感动,当一个人内心如此纯净,真正的放弃了世俗的看法,和外界的功利心的时候,他还有什么理由不成功呢
毕高索见到易扬同意之后,宴会也不参加了,连忙向温莎女王道了一声告辞,便急匆匆地走了,走之前还反复叮嘱易扬:
“师傅啊,您回华夏之后千万别乱跑,我一安顿完我的事,就打个飞的过去找您”
毕高索走了良久,众人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大家呆呆地看了看易扬,这才想起无耻的金孝江。
“道歉,金孝江先生,你必须为你刚才无耻行径,向易扬先生道歉。”
“金孝江,你真给你们哈韩国丢脸,真没想到你就是个这种玩意,现在我啥也不说了,你要是不给易先生道歉,别怪我不客气。”
顿时,好些绅士贵族已经迫不及待了,他们抡胳膊挽袖子,就要给易扬鸣不平。
“你,你们要干什么,这,这可是国宴啊,你们别乱来。”
金孝江颤抖地说道,吓得就往哈韩代表的身后跑。
第261章狂欢之夜
结果,他们很多代表对金孝江这种无耻行径也颇为愤慨,输就是输,但是你这样做把我们哈韩代表的脸面都丢尽了
甚至,有个哈韩代表的成员,偷偷地一脚把金孝江又给踢了出去。金孝江此刻真是众叛亲离啊,想死的心情都有了,他心里后悔死了,刚才也不知道怎么鬼迷了心窍,就干出了那种事情。
金孝江恐惧地看着向他包围过来的人群,内心非常焦急,他委屈地看着高高在上的温沙女王。
女王很人性化地撇过头,额装作没看到。
金孝江终于绝望了,他彻底认命了,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救星却出现了,易扬不慌不忙地拨开人群,说道:
“大家不要对金孝江代表有什么敌意,其实我还要感谢金代表,没有金代表的无意之举,我一时三刻也想不出这种别具一格的画法,所以非常感谢金代表成全了我。”
金孝江闻言,差点吐血啊他非但没有感激易扬,反而肺都快气炸了,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哇”
现场其他人听了,纷纷竖起大拇指,感慨起来:
易先生真是高风亮节啊
“明明是金孝江做错了事,你看易先生多大度”
“易代表真是大国风范,哈韩国的人一看就是小肚鸡肠,小家子气。”
“华夏人从来都是这么谦逊”
总之,现在各国的代表对易扬印象非常好,这样的人,有才华,长得帅,人品还好,还是大国代表,自然大家都喜欢和这样的人做朋友。
易扬笑眯眯地说完之后,话锋又一转:
“不过金先生之前侮辱我们华夏文化,说我们华夏人把我们老祖宗的东西都忘完了,这点我要澄清一下,我华夏内地的大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