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凌剑青龙传 > 第224章:李胜平暂回家乡

第224章:李胜平暂回家乡(1 / 2)

好在天道问兵绝迹江湖也有二十年了,说不定早就死了。鬼王唯有这样安慰自己。

“鬼王,出使回纥的使者回来了。”属下前来通报。

“嗯,让他来见我。”鬼王说。

从回纥那边回来的使者对鬼王行起跪拜之礼:“参见鬼王。”

“平身,说说吧,回纥那边怎么说。”鬼王说道。

使者答道:“回纥那边称,只要阎罗府能像大唐对待他们那样亲切,那他们自然也会对待阎罗府像对待大唐那样亲切。”

鬼王冷笑一声:“别扯些繁文缛节,就直说,回纥那边有什么条件需要满足,才会同意不骚扰我们阎罗府?”

使者道:“回纥说,他们知道,中原缺少宝马、战马,而这些,回纥刚好就有。所以,回纥愿与阎罗府通商,以战马交换中原的绢布……”

鬼王忍不住打断他道:“嗯,说得真好,就跟放屁一样。”

使者吓得面如土色,还以为自己是说错话了,整个人都开始颤抖。

鬼王一抬手,对使者说:“哦,你别紧张,我不是说你,是说回纥那边。”

回纥要与阎罗府通商,以战马换取绢布,那他们的一匹破马价钱几何?鬼王知道:整整五十匹绢布!阎罗府常年征战,哪来那么多银两供养回纥这帮饿死鬼?

唐皇帝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买回纥的马,他鬼王可不会愿意!

“你接着说啊!回纥那边还说了什么?”鬼王问道。

使者心有余悸,只是把回纥那边的原话,完完整整叙述一遍,他怕触怒鬼王,不敢妄添一句。

其实鬼王知道,和回纥交涉,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打!

鬼王可不是唐皇帝,他才不可能满足回纥的那些要求。此番出使回纥,也只是为先礼后兵,战事,是避不开的。

武林义军这边,唐天朔重伤初愈,军医提醒他,切不可过度操劳,不过唐天朔还是坚持处理一部分军报,他是武林义军的总将领,不能兵员们正在前线冲杀,他自己一个人躺在**睡大觉。

“女烟和五毒教声称,不会帮助天妖宫。岭南武林联军那边,应该也不会阻止我(因为岭南武林联军由唐百声统领)……一切果真都在常念君的计算之中啊。”唐天朔感慨说,这个常念君,简直就是武林义军之镇军至宝。

反观自己,难得赶赴一次前线,竟然差点被阎罗军俘虏,还险些丢了性命……

唐天朔猛然醒了:武林义军今日所获得的成就,竟大半都要归功于常念君,至于他自己这个总将领,竟无甚拿得出手的贡献!

想到这里,唐天朔心里一哆嗦:这样不行啊,自己才是武林义军的总将领啊!常念君,只是他手下的部将而已!主角该是他唐天朔,而不应该是常念君!只要他唐天朔在一天,这武林义军总将领之位,就还是他唐天朔的!

那么,他还要不要继续重用常念君呢?

该用还是要用的,不然岂不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只不过,从此以后,他可不能只重用常念君,不然这武林义军,就要变成“常家军”了。

豪州境内,常念君正在整理军情,准备将军报递回唐军总部。

“念君,你这汇报的频率,会不会频繁了一点啊?”一旁的云修月忍不住问道。

“我也觉得有点频繁了,不过,还是频繁点好。”常念君说。

“此话怎讲?”云修月不解其意。

常念君一边书写军情一边说道:“总将领对我一直予以重用,但你以为,他会永远信任我吗?”

云修月愣了,问道:“难道你是觉得,总有一天,他会觉得你功高盖主,而故意将你抛弃?”

常念君道:“你说的这种可能性也存在。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有很多种,不过最终都会导致一种情况:总将领对我设防。你想想,他才是总将领,我只是他的部下,然而有许多事,都是我做,需要他出手的事则不多。时日一长,他早晚会觉得,心中不舒服,说不定还会因此对我生出嫌隙。”

云修月有些明白了:“确实……人性就是这么复杂……”

常念君又说:“就拿现在来说吧!孙子兵法有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领着武林义军的大批部队南下,攻伐天妖宫的期间,与总部的联系接近是断开了,总将领就真的不会起半点疑心?他也会害怕我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就算他现在还没有起疑,谁能保证他将来就不会这么考虑呢?”

云修月叹道:“这可真是将领的悲哀!为君主出生入死,打下江山,立下战功,到头换来的,只是权力更大的人的猜疑忌惮!”

常念君却早已对这种事看开:“我现在给总部递消息递得这么频繁,就是为了表达一种臣服之心,希望能打消总将领心中的一部分疑虑。他看过军报,或许会明白,常念君一直是在按照他的指示在做事。也希望他能体会到,常念君一直都是忠心的。”

云修月点点头,又说:“老实说,我觉得……你除了要顾及战事,也该顾及一下铃妹妹吧。毕竟战事是我们所有人的事,而铃妹妹,可是你自己的事!”

常念君开玩笑道:“你怎么老是提忘思铃的事?是不是忘思铃托你来督促我的?”

云修月说:“没有没有!我是觉得,你心中除了要有家国天下,也该想想你自己吧?”

常念君道:“你放心,我自己好着呢!”

洛阳,“七大神捕”这边。

时至今日,抓捕李若圣的事,一直没有进展,这李若圣,就好似人间蒸发一样。

“七大神捕”当然想不通李若圣去了哪里,他并没有躲在难寻之处,但已混入茫茫人海之中,知道内情的人,都把此事隐瞒下来。

“他奶奶的!这都多长时间了!李若圣应该早就跑出唐境了!还抓个屁!”老二“嫉妒”封不羡不禁气得火冒三丈。

“老二,遇事少发点脾气,少说点粗话,自己心情不好,就别影响到别人。”老大“傲慢”冷自谦劝道。

老四“懒惰”洪殷勤忽然有了想法:“老大……我在想,要不要……就这件事,找李胜平问问?”

老二“嫉妒”封不羡瞪大了眼睛:“找他干嘛?!他是捕头吗?!他就是我们‘七大神捕’手下的一个小吏而已!找他?浪费时间!”

老大“傲慢”冷自谦连忙制止他继续吆喝:“老二,你不必不高兴了。李胜平找我请了个假,这几天回老家了,就算我们想找他,也找不到了。”

是的,李胜平回了老家,打算给自己考妣上一上坟。

村里的路至今仍是不好走,武胜、白荣、阿九跟着他,替他担着行李,走了整整一个上午。

“大人……我能不能问一下,我们还有多远?”阿九问道。

“别叫我大人,叫我李胜平就行,我现在不是什么大人,官职比你们大不了多少。”李胜平说。

“那……李胜平大人,我们还有多远?”

李胜平道:“多远?差不多到了。”

前面就是墓地,不想来到坟前,李胜平那原本因归乡而安定的心情,顿时被破坏了。他见到一个根本不想见的人,他的弟弟,李胜宗。

武胜、白荣、阿九面面相觑,他们知道这对兄弟有多不合,一时间不知所措。

李胜宗也望见李胜平,他心里明白,他的哥哥有多不待见他。他只好尴尬地、干巴巴地问了声好:“哥,你回来了。”

李胜平呛道:“是啊,我还没死,所以过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