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的开头继续描述:
山涧里没有道路,十分难行。定简灵只能凭感觉往山涧外走。他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心想,这里三面都是悬崖峭壁,竟然还有溪流,不管怎么样,沿着溪流走总是可以走出这个山涧的。
定简灵循着“哗哗”的水声费了好大劲,花费了一个时辰,总算来到了溪流边。
本故事开头提到的定简灵掉进的山涧就是楙山一区的山涧,那个“哗哗”的溪流就是从楙山一区和二区之间悬崖上一泻而下的瀑布前身。定简灵就是在一区溪水尽头的悬崖边被饿狼逼得掉下了悬崖,又被虎鹿兽救了的。
从故事开头的描述可知,东极村的昌宏族长是知道爬上楙山山顶的路径的,不但他知道,而且东极村里的许多人都知道,否则,他们就不会在楙山上设祭坛,向上天祈祷,请求上天保佑族人免遭疾苦,请求上天惩罚那些制造战争的恶人,让生灵免遭涂炭。
那么,故事中一再叙述楙山路径十分复杂,外人找不到深入楙山的路径,这不是和故事开头的叙述产生了矛盾吗?
其实是不矛盾的,定简灵从山顶掉进了楙山一区的山涧内,定简灵又是东极村人,东极村顾名思义在楙山的东边,那么,定简灵、昌宏和族人上楙山时肯定是从楙山东边上的楙山,他们没有必要绕远路从楙山西边上山。
这就说明,昌宏带领族人爬到楙山上设祭坛,是从楙山东面爬上了楙山,昌宏和东极村许多人知道爬上楙山东边的路径,而且他们知道的爬上楙山的路径直达楙山山顶,否则,就不会有定简灵从山上滚落到楙山一区山涧这个事情发生。
由此可见,楙山所谓十个区都是在楙山西边,楙山东边地形并不十分复杂。还有一个事实是从楙山东边绕到楙山西边是不可能的,一定有悬崖阻隔。
还有一个问题是,楙山的东面陡峭,植被稀少,占楙山面积也少,动物也少,因此,人类爬上去容易。东极村人到楙山打柴的没有,而苦根是西极村人,小时候经常到楙山打柴。
苦根就是在打柴过程中遭遇到猛虎袭击,得到了虎鹿兽的救助,才有机会成为了楙山人。这也说明楙山西边植被好、动物多。
宗爷临死的时候在立索手掌心画的那个人的名字就是“昌宏”,昌宏是楙山东二十里东极村的老族长。宗爷当年住在西极村族长圂宫家中,组织猎队以打猎为名上楙山探路径,他探的是楙山西边的路径。
宗爷在西极时的时候,打听到了东极村族长昌宏曾经带领村民从楙山东边爬上了楙山山顶搞过祭祀活动,然而,从楙山东边爬上楙山对他来说意义并不大,因为,楙山人住在楙山西边,而且从楙山东边到西边被千丈悬崖阻隔,一般人根本不能从东边到达西边。
然而,千丈悬崖对于阿陀迦叶、立索这样的高手来说,现在已经不再是障碍,因此,宗爷认为,对于阿陀迦叶来说,昌宏这个人就很重要,他可以引领阿陀迦叶从楙山东边爬上楙山,然后,阿陀迦叶可以从楙山山顶跳下千丈悬崖到达楙山西边,进而找到楙山人在楙山西边的老巢。
宗爷把昌宏这个人当作他的资本,在阿陀迦叶面前增加自己的份量,因此,他只告诉阿陀迦叶他知道一个人知道楙山路径,却不告诉阿陀迦叶他究竟是谁。
宗爷在死的时候把昌宏的名字画给了立索,并在此之前说“小人只求二位爷一件事,这件事情就是,三年以后,你们跟随阿大爷离开魔闷骚去找楙山人报仇,期间可以自做主张”。
宗爷的这个“自做主张”包括的含义很深,也可能包括可以自做主张不告诉阿陀迦叶昌宏知道从东边爬上楙山这件事情。立索猜到了宗爷有这个意思,然而,阿陀迦叶对他的控制实在太紧了,容不得他有一点点活思想。
十九年前,昌宏带领族人从东边爬上了楙山山顶,后来,怎么没有人再爬上去呢?这大概和十九年前那次在楙山山顶祭祀时发生的惊骇一幕有关。
十九年前,昌宏族长带领族人,包括定简灵和妈妈,正在楙山山顶上祭祀,“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祭坛上伸手不见五指,似有妖魔从天而降。”
这说明,当时发生了令众人惊骇的灵异事情,吓坏了昌宏族长和众族人,“族长昌宏在惊呼中率先逃离祭坛,众人各自逃命,老幼不能相顾。定简灵就是在这样杂乱的情况下和妈妈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