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1 / 2)

龙呤殿。

一个月来,大臣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听到李德福说“今日不早朝”这句话,他们好久都没有见到过轩辕明了。望着龙案上高高堆起的奏折,几个头发已经花白的大臣不禁相互叹着气,这样的君主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

“李公公,请你带我们去面见圣上!国不能一日无主,陛下若是再继续不理朝政,江山社稷只怕会危在旦夕啊!”

几位老臣私下商议后拦住李德福的去路,一心只想见到轩辕明,李德福却皱着眉头一脸无可奈何,轩辕明可是明明白白告诉过他不许有人去打扰他享乐,若是抗旨,杀无赦。他李德福只是一个太监总管,如何担得起这杀无赦的罪名?

“诸位,恕李德福无法答应各位的请求。陛下已经下令,若是抗旨,杀无赦啊!诸位还是请回吧!”李德福拭着额角的细汗,哈着腰快速离去,留下一干臣子在原地摇头叹惜。

“真不知道先皇的决定是对还是错。”顾元守面无表情注视着龙椅,似是在自言自语,又似是在对身边的人说。

“总有一天,你会知道先皇所作的决定永远是对的。”轩辕华庭的目光中没有多余的温度,话语中却包含着一丝不寻常的意味,“很快你就会知道到违背先皇意愿会是何等下场。”

顾元守的目光瞬间转到轩辕华庭身上,带着一丝不安定的气息,更多的是诧异:“王爷此话怎讲?”

“有些事,丞相怕是比本王知道得要清楚得多。”

轩辕华庭冷哼一声转身离开,留顾元守站在原处一动不动地注视他远去的背影。似是在一刹那想到什么,顾元守狐狸般的眼睛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杀气,抬手拂过花白的胡须,他喃喃自语道:“原来你早就知道了,果然是老夫低估了你……烨王爷……”

“他和你说了什么?”

身后突然响起轩辕龙云的声音,没有多余的情感,就好像站在他面前的只是一个时常见到的大臣。

“殿下……”顾元守缓缓转过身,用一种异常奇怪的眼神看了看轩辕龙云,又从头到脚打量了一下他,最终将目光移到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上面,“殿下,是时候为您准备登基时所使用的龙袍了。”

话音未落,轩辕龙云的瞳孔已然紧收,浑身也散发出幽幽寒气:“你活腻了不成!竟然在此说出如此大逆之言,若此话传到父皇耳中,你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用来砍的!”

“殿下不用担心,老臣的脑袋事小,祖宗的江山事大。若是此时当着全朝官员的面说拥你坐上皇位,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反对的。”顾元守笑着捋捋胡须,又将目光放到轩辕龙云身上:“你父皇老了,让他老人家放下肩上的重担在深宫颐养天年难道不是你这个做儿子应该做的事吗?”

“若不是父皇亲笔写下诏书宣布退位,你这就是谋朝篡位!”轩辕龙云虽心中有些动摇,但他不想在没有十全把握的情况下冒这个险。他本来就是太子,那把龙椅迟早是属于他的,若是此时硬要让轩辕明退位的话,轩辕明一怒之下将皇位传于其他皇子也是说不定的。而且最有可能得到皇位的人是轩辕华庭,他又怎么肯甘心让本来已是囊中之物的江山白白送给那个人呢?

却是顾元守听到“谋朝篡位”这四个字时笑出了声,对他来说,谋朝篡位是迟早的事,只是他要让这个大逆不道之事发生得更顺理成章一些。

“殿下您言重了,老臣这样舍身弃义不过是为涉月王朝的江山社稷着想。殿下您应该这样想:皇上已经乏了政事,那么就应该有另外一个合适的人来接管国家大事,而那个人,就是太子殿下你……”

“丞相言之有理。”大殿之中一些没有急着离开的官员听到顾元守这番话纷纷赞同,“若是陛下再不顾及王朝的江山,那么就只好委屈陛下早早让位于太子殿下,也好让陛下早日居于后宫休养。”

“顾丞相,您是两朝元老,是当朝说话最有权威的人,若是你能出面向皇上提出此事,我们定唯您马首是瞻,就算皇上要治您的罪,我们也誓要用性命保您周全!”

见在场的几位官员如此拥护顾元守,轩辕龙云不禁眯起眼打量起顾元守来:“你还真是深藏不露啊,今日又让我见识了一番。”

顾元守呵呵一笑,客气道:“殿下过奖了,老臣只是在做臣子应该做的事。既然各位对老夫如此信任,老夫也只好拼上老命去面见圣上了。”

轩辕龙云听到此处便没有再说话,既然顾元守愿意迈出这一步,那么他倒也乐意看看这场戏会以什么结果收场,只是不到万不得已,他才不会陪顾元守一起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