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在家待业半年了,街道组织的义务劳动每次都积极参加。“
苏建国看了看,点点头。
“不错。还有这个李红梅,档案里写著她父亲早逝,家里靠母亲做临时工维持,很懂事。“
经过一番筛选,苏建国最终选定了三个女孩,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家庭条件一般,但评价都不错。
“这三个都挺好。“
苏建国对女干部说。
“能不能请她们明天早上六点前到店里面试因为六点一开市就忙起来了,没时间面试。“
女干部爽快地答应。
“没问题,我今晚就通知她们。苏老板真是考虑周到。“
她又补充道。
“现在上面有政策,个体工商户招用待业青年,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您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帮忙办理相关手续。“
苏建国感激地说。
“那太好了,谢谢上面的支持。“
离开街道办时,苏建国心里踏实了许多。
招到合適的员工后,他就能腾出时间来解决其他的问题,甚至可以考虑扩大经营。
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已经开始盘算著明天的面试和接下来的计划。
。。。
转天。
这一次,苏建国没有去那么早。
头天关门的时候,都把店铺收拾乾净了。
一直到了早上五点多,
苏建国才裹紧了袄,离开家门,推著自行车拐进了通往东单市场的小路。
“这天儿可真够冷的。“
苏建国一遍骑车,一遍感嘆道。
进入市场,转过最后一个街角。
苏建国远远就看见自家“苏记蔬菜行“门前似乎站著个人影。
他眯起眼睛仔细看去,那是个瘦小的身影,在店门口来回踱步,时不时搓手跺脚。
“这么早就有顾客等著了“
苏建国心里嘀咕著,脚下蹬得更快了。
走近了才发现,那是个十八九岁的姑娘,穿著一件打著补丁的藏蓝色袄,围著一条洗得发白的围巾,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她的脸颊和鼻尖冻得通红,睫毛上甚至结了一层薄霜。
“姑娘,你在这儿等什么呢“
苏建国停好自行车,掏出钥匙问道。
那姑娘听到声音猛地转身,眼睛里闪过一丝惊慌,隨即又亮起希望的光芒。
“您、您是苏老板吗“
她的声音有些发抖,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紧张。
“我是苏建国。“
苏建国点点头,一边开门一边打量这个陌生的姑娘。
“你是...“
“我叫李红梅!“
姑娘急忙说道,声音突然提高了几分。
“是街道办王主任让我今天来面试的!说您店里要招人!“
苏建国这才想起来,昨天確实在街道办选了几个待业青年的档案,其中就有这个李红梅。
他记得档案上写著,她父亲早逝,家里全靠母亲做临时工维持生计。
“面试不是约的六点吗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苏建国推开门,示意她先进屋暖和暖和。
李红梅跟著进了店,搓了搓冻僵的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我怕迟到...第一次找工作,不知道路上要多久,就提前出来了。“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
“我家住得远,在城西那片儿。“
苏建国心里一动。
城西到东单市场,少说也得走一个多小时。
这姑娘怕是三点多就出门了。
“坐吧,別站著了。“
苏建国指了指柜檯旁的凳子,自己则去后屋倒了杯热水递给她。
“先暖暖手。“
李红梅双手接过水杯,感激地看了苏建国一眼。
“谢谢苏老板。“
借著灯光,苏建国这才看清她的模样。
一张瓜子脸,眼睛不大但很有神,皮肤有些粗糙,一看就是吃过苦的。
“说说你自己吧。“
苏建国拉了把椅子坐下。
李红梅放下水杯,挺直了腰板。
“我今年十八岁,初中毕业。家里就我和我妈两个人,我妈在纺织厂做临时工,一个月挣二十八块五。“
她的声音渐渐平稳下来。
“我在家帮人缝过衣服,也在饭馆洗过碗,什么活都能干。“
苏建国点点头。
“为什么想来我这儿工作“
李红梅的眼睛亮了起来。
“我听街道办王主任说,您这儿生意特別好,而且...“
她犹豫了一下。
“而且您给工人的工资高,待遇好。“
苏建国笑了。
“王主任还说什么了“
“说您是个实在人,不欺负工人。“
李红梅的声音低了下去。
“我之前在饭馆洗碗,老板总找藉口扣工钱...“
苏建国沉默了片刻。
他知道现在个体经济刚起步,確实有些老板欺负工人不懂法,隨意剋扣工资。
他苏建国虽然是个体户,但从不干这种缺德事。
“我这儿的工作可不轻鬆。“
苏建国正色道。
“每天凌晨五点就要到店,一直忙到下午。要搬菜、称重、招呼客人,手脚要麻利,算帐要清楚。“
李红梅立刻点头。
“我能干!我力气大,算数也好,初中时数学考过全班第三!“
苏建国看著她急切的样子,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先说说工资待遇吧,一个月二十五块,试用期一个月。干得好,转正后三十块。“
李红梅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嘴唇微微颤抖。
“二、二十五块“
她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怎么,嫌少“
苏建国故意问道。
“不不不!“
李红梅连连摆手。
“太多了!国营饭店的正式工才拿十八块呢!“
她的眼睛里闪著泪光。
“苏老板,我一定好好干!“
苏建国满意地点点头。他给这个工资是有考虑的。
现在这个时期,四九城国企工厂,平均工资是四十左右。
一般的国营单位,工资不可能超过三十。
他给的待遇,比国营单位高,肯定能留住人。
“那行,今天就开始上班吧。“
苏建国站起身。
“一会儿还有两个人来面试,你...“
他的话被一阵“突突“声打断。
苏建军开著拖拉机到了店门口,车斗里装满了新鲜的蔬菜。
“哥!今天这菜长得可好了!“
苏建军跳下车,看到李红梅愣了一下。
“这位是...“
“新招的员工,李红梅。“
苏建国介绍道。
“红梅,这是我弟弟苏建军,负责每天从村里运菜过来。“
李红梅赶紧鞠了一躬。
“苏叔叔好!“
苏建军哈哈大笑。
“不错,不错!“
他转向苏建国。
“哥,这姑娘看著挺机灵。“
“来,先卸车。“
苏建国捲起袖子,招呼李红梅一起帮忙。
让苏建国惊讶的是,李红梅干起活来確实麻利。
她不像一般城里姑娘那样娇气,搬起菜筐来又快又稳,还能准確地把不同蔬菜分类摆放。
“红梅,你以前真没干过这活“
苏建军一边卸车一边问。
李红梅擦了擦额头的汗。
“我在老家帮舅舅收过庄稼,有点经验。“
三人配合默契,不一会儿就把几百斤蔬菜卸完並摆放整齐。
苏建国暗自点头,这姑娘確实是个干活的好手。
六点整,另外两名应聘者也准时到达。
一个是叫王丽的圆脸姑娘,另一个是叫张美丽的瘦高个。
苏建国把三人召集到一起,简单说明了工作內容和要求。
“每天早上五点前到店,先帮著卸车、摆菜。六点开市后,王丽负责称重,红梅负责招呼客人,美丽负责打包。下班收市后打扫卫生。“
苏建国环视三人。
“有问题吗“
三个姑娘齐声回答。
“没问题!“
“秀兰,你以后就专门收钱。“
苏建国转向刚到的王秀兰。
“玉芬呢“
“在后面呢,和玉珍一起推豆腐过来。“
王秀兰打量著三个新员工,满意地点点头。
不一会儿,苏玉芬和苏玉珍推著三轮车到了。
车上装著刚做好的豆腐,还冒著热气。
“爸,今天做了两百斤!“
苏玉芬兴奋地说。
苏建国拍拍大女儿的肩膀。
“好,不错!以后你就专心在家做豆腐,不用来店里了。大毛二毛还小,你在家看著他们。“
苏玉芬愣了一下。
“那店里...“
“这不是招了三个人么“
苏建国指了指三个新员工。
“你每天做好豆腐,让人拉过来就行。“
他又看向小女儿。
“玉珍,你也跟著一起干活,不要以为是我的女儿,就可以偷懒。。“
苏玉珍撇撇嘴,但没敢反驳,只是小声嘀咕。
“我才不会偷懒...“
苏建国装作没听见,继续安排工作。
“建军,你每天还是负责运菜,卸完就可以回村了。“
他看向妻子。
“你管钱,每天收市后对帐。“
王秀兰点点头。
“放心吧,当家的。“
隨著市场开市,第一批顾客已经涌了进来。
苏建国站在一旁,看著三个新员工迅速进入状態。
李红梅尤其出色,她记性好,算数快,有的时候,可以同时应付几个顾客的问价。
手脚也特別麻利,称重打包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