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国將咸鸭蛋的壳扒乾净,放在小米粥里用筷子掐碎,拌饭吃。
“我算过了,只要赶在11月初上市,一亩黄瓜能收2000斤,按现在市价能卖2000块钱。“
老爷子手里的勺子顿了顿。
“这么多“
“这还是保守估计。“
苏建国眼中闪著光。
“要是等著赶上春节前后,价格还能翻一番。“
院子里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苏建军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大哥!我一大早就去看了,孔德顺家的竹竿,质量不错,价钱也合適!“
苏建国眼前一亮。
“有多少“
“够搭两亩大棚的!“
苏建军兴奋地说。
“他听说是大哥你要搞大棚种菜,说可以赊帐!“
“太好了!“
苏建国顿时很兴奋。
“今天就去把竹竿拉回来。老二,你再去找王老汉,问问育苗的事。“
王老汉,是苏家屯有名的菜王,年年都种各种各样的菜,也不卖,就自己吃,或者送人。
老爷子喝完最后一口粥,突然说。
“建国,育苗这事可得抓紧了,节气不等人。“
“爹说得对。“
苏建国点点头。
“我今天就去准备育苗床。老二,吃完饭你跟我去南坡选地方。“
早饭过后,苏建国带著弟弟来到南坡。
他掏出规划册,对照著实地查看。
“这里背风向阳,土质也好。“
苏建国蹲下身抓了把土,在手里搓了搓。
“老二,你看这土多鬆软,最適合育苗。“
苏建军学著他的样子检查土壤。
“大哥,育苗床要多大的“
“先做二十平米。“
苏建国用脚步丈量著。
“长五米,宽四米,周围要起垄挡风。“
兄弟俩正忙著规划,远处传来嘈杂的人声。
只见十几个村民扛著工具朝这边走来,领头的正是张大柱。
“建国哥!“
张大柱老远就喊。
“听说你要搞什么什么棚,种菜,大伙儿都来帮忙了!“
苏建国惊讶地看著这群自发前来帮忙的乡亲,他是完全没想到,还想著钱僱人呢。。
他快步迎上去。
“大柱,这...太感谢了!“
“谢啥!“
张大柱憨厚地笑著。
“你帮了咱们村这么多,大伙儿都记著呢!“
王老汉从人群中走出来,手里还提著个篮子。
“建国啊,这是我自家留的菜种,你先用著!“
苏建国接过篮子,里面是几个小布包,上面歪歪扭扭写著“早黄瓜“、“大红袍“等字样。
“王叔,这...这怎么好意思呢。“
“別客气!“
王老汉摆摆手。
“我老头子种了一辈子地,还没见过冬天长黄瓜呢!就等著看你这个新鲜!“
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育苗场地很快平整出来。
苏建国亲自指导搭建简易育苗棚,用竹竿做骨架,蒙上塑料薄膜。
“两边要留通风口...“
苏建国比画著。
“白天温度高时要掀开,晚上得盖严实。“
张铁柱带著几个小伙子去河边挖河沙,王老汉则领著几个老人调配营养土。
苏建国看著热火朝天的场面,心里充满了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