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爷爷!支援到了,是不是兵叔叔、伯伯他们就都有东西吃啦!”窝在爷爷怀里的李惠惠突然抬起头,一脸雀跃地问道。
“是啊!我们的子弟兵们有东西吃了!”老者轻轻抚摸着孙女的头发,眼眶泛红,用力点了点头。
他与周边同为受灾的乡亲们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欢喜。
安置地的艰难处境,他们心里早已清楚。
子弟兵们不分昼夜、前赴后继,一趟又一趟冲进灾区开展救援。
哪怕冻得脸色青紫,哪怕浑身是伤,哪怕体力透支,只要还能站起来,就从没有半分退缩。
往往刚把一批群众搜救转移到安置地,别说坐下来休息,连口热粥都顾不上喝。
只匆匆灌下半碗温水,啃几口硬邦邦的干粮,转身又奔赴救援一线。
乡亲们都明白,不是子弟兵不想吃热饭、不想歇口气,而是物资太紧缺。
为了让受灾群众的他们能喝上一口热粥,为了把仅有的物资先让给大家,他们宁愿饿着肚子硬扛。
虽然乡亲们得知后,也尽量少吃甚至不吃,只有实在饿得扛不住、冻得打哆嗦时,才会去喝半碗温水。
但从之前缩减取暖帐篷,到半小时前用燃油替代燃料烧水,再到二十分钟前连温水都陆续供应不上。
直到刚刚首批救援人员因失温倒下——每一件事都在提醒着,安置地已经到了生死关头。
一旦取暖物资彻底断供,冲在最前线的子弟兵们,恐怕会大规模失温。
“还好!还好……”老者低声喃喃,目光落在正忙着安排迎接、卸货的汪师长身上。
他忽然想起什么,犹豫片刻,还是一脸紧张地走上前:“首长,我儿子……”
“老大哥放心!都会没事的!”物资及时送达,汪师长底气足了不少,上前握住老者的手,轻轻拍了拍安抚道。
“好好好!都会没事的……”老者连连点头,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
“小崽子们!快快快!油门轰到底!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我全速前进!营里等着物资救命呢!”刚和安置营地通完话,梁博就心急如焚地拿起对讲机大喊。
今早七点半,他们从陈峰厂里拉完物资,沿县道出发,到现在已经是晚上七点。
两百公里左右的路程,光是泥泞路段就有五十多公里,一路上陷车、打滑不断,一波三折。
排除万难走了整整十二个小时,直到刚刚临近营地五公里处,才终于和营地的对讲机连上信号。
即便早有心理准备,可听到营地如今的糟糕情况,梁博还是心头一紧——火灭了,人倒了,就等着取暖物资救命!他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过去。
“收到!”“收到!”对讲机里传来士兵们有力的回应,梁博心里稍稍安定,只盼着剩下这几公里的烂路,别再出什么岔子。
可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才走了不到一公里,对讲机里突然传来士兵惊慌又带着哭腔的声音:“营长!一号车陷车了,还倾斜得厉害!”
“什么?”梁博惊呼一声,他乘坐的吉普车立刻紧急刹车。
下车回头一看,他的心瞬间凉了半截。
连续多日的暴雨冲刷,土壤吸饱了水,结构松散,变得泥泞不堪,再加上军卡重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