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灵异恐怖 > 重生1958,扛枪打猎带富全村 > 第129章 鱼干线刚点火,春妮端出一盆“救命鱼”

第129章 鱼干线刚点火,春妮端出一盆“救命鱼”(1 / 2)

腊月初六,晨雾拢罩的靠山屯,东头突然腾起一缕青灰色烟柱。

那烟细而直,像根银针挑破了铅灰色的天幕,山货加工厂的烟囱终于冒烟了。

林英站在山货加工厂门口,棉靴底下的冻土还结着霜。

她哈出的白气裹着松木香,看着那缕烟一点点变粗、变浓,最后在半空散成云。

身后传来陈默的钢笔尖刮过纸面的轻响,他正踮脚往墙上挂新写的黑板。

墨迹未干的“腊鱼加工流程“几个字在风里晃:“温度控制表抄好了,老陶说这窑的火候比试烧时稳三分。“

“稳就好。“林英伸手摸了摸砖墙上的新刻痕,那是她和陈默昨夜用碎石子划的“进度尺“,每道痕对应一瓮鱼干。

老陶扛着半人高的熏瓮从窑房出来,陶土还带着窑温,他粗糙的指腹蹭过瓮口的防滑纹:“双层陶壁烧透了,保准不漏气。“

这是他熬了七夜改良的手艺,眼下眼尾的皱纹里都沾着煤灰,倒笑得像捡了金元宝。

马三炮带着四个壮小伙从松林里钻出来,每人背上的干枝捆得比人还高。

他把最粗的那捆“咚“地砸在地上,松针簌簌落了满地:“英姐你瞧,这是红松老根,烧起来香得能馋哭山雀!“

林英弯腰捡起段松枝,指甲掐断松脂块,琥珀色的油脂在指缝里凝成珠:“就用这个,渗进鱼肉里才是靠山屯的味儿。“

账房里突然传来算盘珠子“噼啪“响。

小满掀开棉帘探出头,辫梢沾着草屑,手里攥着叠订单:“县城醉仙楼要五担,福来居三担,连县医院都捎信要两担给病号补身子!“

她晃了晃手里的预付票子,三百元现金在晨阳里泛着暖黄:“王会计点了三遍,说这是咱们屯头回见这么厚的票子。“

“起瓮!“林英拍了拍手,声音不大,却像颗小炮仗炸在人们的耳朵里。

八个壮劳力掀开窑顶的毡布,热气裹着松木香“轰“地涌出来。

老陶戴着厚布手套,小心地把熏瓮抱出来,瓮身还泛着蜜色的光。

当第一块鱼干被竹夹夹起时,空气里“嗡“地炸开一股鲜。

那鱼干金黄油亮,表面凝着层松脂似的薄壳,用手一掰,内里的肉丝泛着琥珀色,还挂着亮晶晶的油珠。

王婶挤在人群最前头,手里的布兜都攥出了褶子。

她凑过去闻了闻,眼泪“啪嗒“掉在鱼干上:“和我男人去年秋天钓的野鲫一个味儿!“二愣子抢着捏了块,咬得腮帮子鼓成球:“软乎!不咸!比我娘晒的干巴鱼强八百里!“

周大夫掏出随身携带的银镊子,夹了点鱼肉放进小瓷瓶:“脂肪层厚,活性肽没跑,这要是给县医院的病号……“

他突然顿住,扭头冲林英直竖大拇指,“英子,你这不是做鱼干,是给靠山屯铸了口金锅!“

笑声顺着风刮出二里地。

直到日头爬上东山,最后一瓮鱼干收进仓库,林英才发现李有田缩在墙角,蓝布衫的袖口被风吹得直晃。

他手里攥着顶旧毡帽,指节发白,见林英望过来,喉结动了动,终究没说话,转身往屯西头走了。

当晚,屯西头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

林英刚给娘喂完药,就听见春妮的哽咽声撞开窗户缝:“娘!娘你醒醒!“

林英抄起药箱往外跑,陈默拎着马灯紧跟在后。

推开李有田家的破门,就见李婶蜷在炕角,嘴唇白得像纸,胸口的帕子浸着血,比雪还刺眼。

“旧疾。“村医摇着头收拾药箱,“天寒地冻的,没鲜鱼补着,这身子骨“他的声音低下去,“能撑过今夜就算命大。“

春妮突然跪在地上,扒开炕角的破棉絮,露出个蒙着红布的瓮。

瓮口还沾着新鲜的鱼鳞,掀开布的刹那,一尾银鲫“啪“地蹦出来,甩得地上都是水。

“这是我藏的。“她声音发颤,“寒泉瓮里最后一尾,前日破冰时偷偷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