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永生考场 > 第45章 极限逃生25

第45章 极限逃生25(2 / 2)

顾望秋之前在花店拿到的箱子是个空壳。

所以他目前知道的线索只有三个。

一是“才高八斗”。

二是“考生技能会随天数变化而增强或减弱”。

三就是刚才游戏播报的“七步八叉”。

结合之前在草房子里看到的数字——192-232、12-27。

顾望秋忽然有个猜测。

这串数字会不会是某人的出生年月日?或者他生平……

对。

没错!

顾望秋的思路前所未有的清晰起来。

12月27,是那个人的出生日。

192是那个人的诞生的年份。

那么显而易见,232就是他的死亡时间。

这个在192年12月27日出生,死于232年。

“才高八斗”说明这此人的文采极高,才华横溢,且聪慧过人。

那么极有可能是古代的诗人。

至于七步八叉……

顾望秋的思绪停顿在此处。

他不是很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

看来第三个提示极为重要,想必得知那个提示的考生已经猜出来这些成语形容的人是谁了。

只是顾望秋有些疑虑的是,为什么考题的提示会和古代的诗人有关?

难道说,不是诗人,而是诗人所作的诗极为重要?

七步八叉……

七步……

在他的记忆里,有两个人和数字七、八是有关联的。

那些人存在于历史典故中。

三国时期,一位少年聪慧,便可诵读诗和辞,甚至还能七步成诗。

另一位,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此人才思敏捷,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

因此常用成语“七步八叉”来形容他们。

那边是——曹植、温庭筠。

但是根据古籍上的那串数字,顾望秋可以判断重要人物是曹植,而非后者。

曹植有首极为经典的诗叫做《七步诗》。

曹丕称帝后,对曹植耿耿于怀,总想着各种法子要除掉自己的兄弟。

曹植知道此事后,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七步成诗。

这才有了《七步诗》里广为流传的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不过。

即便顾望秋解出了这道复杂的谜题,也清楚其背景故事所表达的含义。

但他无法将器官与其联系在一起。

是想告诉他们,器官之间不该针锋相对?显然不对。

那或者,考题是想通过这句诗告诉众人,每个阵营代表的器官都是一同生存,因此要保持人数一致?

这也不太对。

如果是这样,考场没必要来回强调,考生可以转换阵营,无论是被迫还是自主,至少考场不会阻止考生转换。

那么……

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顾望秋苦思冥想许久,终是未得果。

况且夜已深。

他必须放下心中忧虑,等休息好后再做思考。

不然一直钻牛角尖去思考问题,很容易越想越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