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天命人皇 > 80.异族撤军

80.异族撤军(2 / 2)

如果再加上南宋在大金和西夏的兵力,南宋的军队已经超过了二十亿!

北宋自然也不甘示弱,赵英虽然知道南宋不是在防御他,但他知道如果异族之战结束,赵毅的这十六亿大军一定会北上,那时候两宋之战将会全面爆发,鹿死谁手或许就在这时候决定。

北宋也在两宋边境集中了将近五亿军队,同样构筑了大量城墙和炮台,还有壕沟和地堡等大量防御工事。

同样在北宋的北方,北宋也在不断修筑防御工事,在于大金帝国和西夏帝国接壤的地方,各种炮台工事几乎完全布满了整个边境,而北宋在这一带布置了整整十三个亿的军队!

西夏已经彻底被母蚺族和巨人族的联军击垮,母蚺族的大军已经彻底占领了西夏大部分领地,巨人族甚至曾经出现在了北宋边境,这是让两宋不断修筑防御工事的主要原因。

别说两宋了,大金帝国更加的夸张,大金帝国北方已经全部失守,而在剩下的领土之中,大金帝国修筑了一层层的城墙,以堡垒和深沟连接起来,将整个帝国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基地。

虽然此时的大金帝国境内还有将近百亿的各国联军军队,可大金帝国却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在前段时间帝国境内也有百亿联军,可现在还不是丢掉了北部大部分领土啊,西夏境内也有好几十亿的各国联军,可现在呢?西夏皇室成为了流亡政权,大金帝国皇室可不想成为流亡政权。

此时的人族东北方,圣城派出的探子打探出异族联军已经开始了撤退,异族的空间门损毁了这么多,他们已经失去了针对人族的优势,以人族现在的兵力,他们想要拿下圣城几乎成为了不可能,所以异族决定撤军。

随着异族的撤军,圣城之围也就解除了,人族大军开始全面反攻,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人族东方沿海重回人族怀抱,为了能够防御住异族卷土重来,人族开始在沿海建造防御工事,构筑炮台等。

而作为炮台的供应商大夏商盟趁此机会再次大赚了一笔。

一个月后,集结在圣城的各国军队开始撤退,宋军几乎已经打了个精光,再加上大夏商盟的特殊性,赵毅等人撤离得很快,利用大夏商盟的专属传送通道,赵毅这几万人很快就完成了撤离,不像其他国家势力需要排队等候军队的撤离。

最主要的原因,大宋帝国的人已经几乎全部战死了,而且大夏商盟的那几百万技术人员还要留下来,他们还需要继续在人族圣城建造兵工厂,这也是宋军撤离这么快的主要原因。

通过彩华仙朝的传送阵,赵毅等人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回到了中山帝国。

既然路过中山帝国,赵毅自然要带着三个儿子来看看他们的外祖父了。

这次依旧和上次一样,中山皇上并没有在正殿接待赵毅,依旧是在偏殿,他们摒弃了双方的身份,像一家人一样同坐一桌。

“赵毅,此次人皇殿封你为天武中郎将,你怎么看?”

“我已经从这件事上看出来了,各大仙朝和人皇殿之间的关系似乎很脆弱,人族会一直孱弱不是没有道理的。”

中山皇上点点头道“是的,人皇殿虽然是名义上的帮助人族领袖,可早在灵族时期,九大仙朝就已经对人皇殿听诏不听宣了,正因为人皇殿不能统筹九大仙朝,异族才能钻空子将灵族推下神坛。人皇殿的作用就是统筹整个人族,可人皇殿内部官员存在着很大的腐败行为,这也就加速了人皇殿的势力削弱,人皇殿已经是一个腐朽的象征了,它们已经不能代表整个人族了。”

“所以在仙朝和人皇殿之间,你必须做出选择,如果你打着两边都不得罪的主意,我劝你还是尽早断掉这个想法。”

“这个我知道,比起到人皇殿去做凤尾,我更喜欢当我的土皇上。”

“哈哈哈,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道理谁都是知道的。”

赵毅带着三兄弟在中山帝国待了两三天的时间,这也是让中山皇后和赵拓三兄弟多待一段时间。

随后赵毅乘坐传送阵离开了中山帝国,回到了大宋帝国之中。

回到大宋帝国之后,赵毅带着三个儿子第一时间去见了仲碧彤,他觉得这段时间仲碧彤一定对自己的三个儿子担心坏了。

也确实如此,重要确实担心三个儿子,可对赵毅一点都不担心,她在见到赵毅和赵拓三兄弟之后,直接对着赵毅骂道“你每次都是这样,你将自己的女儿带上了绝路还不甘心,还要将自己的三个儿子也带上绝路!圣城那么危险的地方,你将三个儿子带过去,让他们待在人族最危险的地方,你有没有想过他们的安危?你真是一点都不思悔改,弄没了自己的女儿,你还要将自己的所有儿子都弄没吗?”

赵毅这次忍不住反驳道“儿子不同于女儿,儿子将来是要继承我打下来的江山的,儿子必须要有担当,要有勇气,我不会允许自己的儿子像个窝囊废一样,坐在皇位上一点勇气都没有,像大宋帝国历代先祖一样,只知道龟缩保全。”

这也是赵拓三人的心声,他们在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之后,觉得曾经那衣食无忧的生活是那样的枯燥无聊,而在圣城的那段时间是那样的紧张刺激,唯一让他们觉得很遗憾的是不能亲自驰骋在战场上,亲自击杀异族。

他们一直被赵毅保护在羽翼之下,这里面大多数的原因都是因为仲碧彤,他们这些儿女对仲碧彤这个母后真是又爱又恨,爱的是母后对他们的呵护,恨的也是母后对他们的过度呵护,偏偏自己的父皇还有点惧内。

仲碧彤“你自己的儿子是不是窝囊废你不知道吗?你锻炼他们的勇气可以,但你为什么将他们放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圣城死了多少人?你派过去的一亿人全部战死了!其他国家的大量军士都战死了,连仙朝都在圣城战死了几十亿军队,你凭什么觉得自己的儿子能够安全的活着回来?”

赵毅“作为一个男人,不经历一些风雨如何能够成长,我赵毅的儿子,不求他能够像我一样驰骋沙场,但我却要让他知道战争的残酷,明白开拓之困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将未来的大宋帝国带向繁荣和昌盛。”

仲碧彤“你张口一个大宋帝国,闭口一个大宋帝国,你就和我父亲一个样,在你们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帝国,何曾现在家人的角度上考虑一下问题,你首先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然后你才是大宋帝国的皇上,你牺牲了自己的亲情去换取大宋帝国的未来,让你的后代世世代代的遵循你的行事规则,你觉得对你的后代又公平吗?”

这时赵长亲在一边插嘴道“母后,你们在做出决定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注重一下我们的感受呢?我们年纪已经不小了,都已经二三十岁的年纪了,我们已经有自己的思想了,您不应该一直将我们视作小孩子。”

仲碧彤“你给我闭嘴!你懂什么?父母说话的时候有你们插嘴的地方吗?”

赵拓也站出为自己的自由据理力争道“母后,您不能一直这样强势,我们都已经不小了,自己在做的事情,自己该做什么,我们都有自己的想法……”

赵毅这时候直接打断了三人的话道“想法,你们有什么想法?年轻气盛的想法?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想些什么,尽早收起你们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赵毅这样一说,三人都愤愤不平的闭上了嘴巴。

仲碧彤“人族英雄?你给自己的儿子做了一个好的表率啊,你让你的儿子们以你为目标,舍生忘死的去拼命?只有这样你才高兴不是吗?你继续做你的人族英雄,做你的大宋帝国皇上,我继续做我作为母亲该做的事情,我儿子的事情,就不劳您费心了,现在您给我出去!!大宋皇上!”

赵毅“他们也是我的儿子,我有权利管理他们。”

仲碧彤“你是他们的父亲,但你并不是个合格的父亲,你永远都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

说完赵毅直接被仲碧彤轰出了门,将大门给关上了。

赵毅站在门外道“孩子并不是笼中之鸟,你越是将他们关在笼子里,越是想要保护他们,其实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害了他们,他们需要经历一些艰难与困苦,才能够真正成长起来,你如果一直将他们呵护在羽翼之下,他们永远都不可能成长起来,等到将来他们将会吃更多的亏才能获得宝贵的经验!”

仲碧彤在房间之内回应道“我知道该怎么教导孩子用不着你来教我!”

说完里面就再也没有声音,任凭赵毅费劲口舌,里面都没有一点声音传出。

“真是个失败的婚姻。”赵毅摇摇头直接离开了。

一直站在一旁的内侍们特别的尴尬,皇上和皇后之间的争吵全让他们听见了,这种家事让他们这些外人听到,如果皇上一个不高兴他们就得倒霉。

赵毅找了一个地方坐下,仔细的想了想两人争吵的经过,此次他确实也有过错,不应该将自己的三个儿子放到最危险的地方,但仲碧彤的做法也并不正确,自己的孩子怎么能够一直这样束缚着他们。

而且他越来越觉得仲碧彤有些不可理喻,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双方的分歧似乎有些太大了。

这一年的时间赵毅在圣城,荒废了太多的朝政,南宋这段时间很多事情都是袁熙在处理,现在赵毅回来了,这些事情理所应当的全都交到了赵毅的手上。

现在的南宋境内,最尊贵的家族就是袁氏家族,他们也是南宋最大的一个家族,是南宋最有势力的家族,整个南宋的人都知道袁氏家族甚至可以左右南宋的朝政,整个帝国都在袁氏家族的掌控之下。

在这种声音之下,袁家的人是非常惶恐的,这或许是有些人的宣传,也或许是人们的以讹传讹,但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声音,如果让赵毅听到这些言论,他会怎么想?

所以袁氏家族在大宋帝国境内非常的低调,他们积极约束自己的后人,如果袁氏家族刚刚走出低谷,然后又被打入绝境,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袁氏家族不仅仅在世俗之中低调,就连朝堂上也非常低调,随着帝国官员的补充,袁氏家族彻底退出了朝堂,现在真正在朝堂之上的,只有袁熙一人。

只要朝堂上还有袁熙的一席之地,袁氏家族就不会垮,只要不挑战赵毅的神经底线,赵毅也不会因为一点点原因就将开国元勋之一的袁熙罢免。

所以袁氏家族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家族会失势,反而因为自己的低调与自律而得到赵毅的赏识,有重新回到朝堂的机会。

总之一句话,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骄傲或者沮丧,要将目光看得长远一点,要忍得住短暂的寂寞。这一直是袁家的座右铭,忍得住寂寞的人,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在朝堂上的人都知道,真正的大家族其实并不是袁家,而是那几个隐形家族,丁武、吴岩、白曦这些在初始就跟着赵毅的人,他们和赵毅亲如兄弟,如果不是他们并没有什么家人,那南宋的家族势力绝对是这几大家族。

由于赵毅的政策,朝堂上涌现出了一批批的人才,同样的也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兴家族,这些家族现在或许还很小,可一旦他们在朝堂之上站稳脚跟,这些家族都会慢慢的发展壮大。

不得不说袁家的行为确实让赵毅很欣赏,不过一想到袁家忍了上百万年,这点小事似乎并不怎么让人意外啊。

赵毅就喜欢这样的低调家族,越低调他越喜欢。

袁熙在治理国家之上确实很不错,这一年赵毅不在,南宋国内已经将学堂完成了七成的覆盖,道路和阵法的覆盖也达到了六成,加大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也加大了人口的流通,经济在明显的增长,同时袁熙也在开始摆脱来自大夏商盟的财政依赖,试图彻底让南宋经济独立。

虽然这一切都是财政官的事情,但财政官同样是大夏商盟实际上的掌管者,他的任务就是查明帝国财政的支出,同时确认让钱用到最关键的地方,又让帝国不缺钱,这就是财政官的任务,他全都完成了,而剩下的事情就看你丞相该怎么处理了。

由于这种大刀阔斧的建设,给整个帝国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如果仅仅依靠南宋的那点微薄的税收,南宋甚至连军队都养不起,更何况建设南宋的基础设施了。

这种情况袁熙也没有瞒着,尽可能的将帝国的财政状况透明化,那巨额的财政赤字让帝国的民众看后都心惊胆颤。

这是袁熙的一种手段,将帝国财政透明化,让帝国民众知道帝国此时的困难,让民间为帝国的财政恢复出力,这样或许可以减少帝国的财政负担。

虽然帝国有大夏商盟的支持,大夏商盟也是大宋帝国的官方财团,但帝国不能一直依靠大夏商盟,如果一直依靠大夏商盟的支持,对于袁熙来说这是耻辱!一个帝国自己不能恢复经济,完全依靠财团的支持,这说明他的施政能力有问题,他不配坐在丞相这个位置之上。

如果有无限的资金注入,谁都能够治理好一个帝国,这还能体现出他袁熙的能力吗?

虽然袁熙很努力的在摆脱对大夏商盟的经济依赖,但这项任务不是短时间达成的,着实有些任重而道远。

了解了国内的经济,赵毅对袁熙的处理方式还是非常满意的,大夏商盟的钱是大夏商盟的钱,大宋帝国的钱是大宋帝国的钱,可以说大夏商盟是赵毅个人的钱,并不是帝国的钱,这叫私钱公用,赵毅是帝国的皇上,本来应该是这个帝国养着他这个决策者,然而现在却反过来了,他养着整个帝国,这是不是就有些实在说不过去了。

了解完国内的经济,赵毅又了解了一下军事方面,这方面一直都是白曦在负责,虽然他在边境领兵作战,但与赵毅想的并不相同。

开始赵毅将白曦派到北方,他的意图很明显,白曦是个厉害的战略家,如果将他派到北方,由他指挥军队的话,可以减少人族的伤亡,让人族以微小的代价顶住异族的进攻。

然而事与愿违,赵毅忽略了大宋只是一个帝国,在帝国之上还有王朝,王朝之上还有神朝,神朝之上更是还有仙朝存在,一个垫底的势力也想统筹全军?

所以白曦到大金帝国之后,基本上是无所作为,他能做的就是保存宋军的实力,减少宋军的伤亡。

傲云天最恼火,他本身就是个耐不住的角色,是个进攻型战术大将,结果上面的指挥官让他的宋军防守,这让他觉得这仗打得非常憋屈。

北方的战争南宋军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总共投入了十多亿的军队,如今只剩下了六亿军队,减员达五成以上,这还是主将有勇有谋,装备强大,支援到位的原因。

也就是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南宋已经阵亡了五亿多军士了,这恐怖的数量让赵毅都有些心惊担颤,虽然南宋的人口数量很大,但像这样搞,用不了多久南宋就只剩下老弱病残了,这国家建设该怎么办?

这消耗的可都是大宋帝国的年轻一代,这是大宋帝国的中坚力量,如果这些人损失太多,对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赵毅得出一个结论,大宋帝国迫切需要启动人口振兴计划,在原有的人口振兴计划之上投入更多的资金,投入更多的精力,拿出更**人的政策,激励人民生育更多的子女。

赵毅立刻就将袁熙宣到了自己的书房,将这件事交代了下去,这件事的资金完全由大夏商盟拨款,不动用帝国税收,也就是说,这全权由赵毅掏腰包。

同时赵毅还问了袁熙关于落实阵亡落实补偿的问题,这个问题他非常关注,他不仅仅要让阵亡军士家属收到那一笔钱,还要落实他们未来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这是他对整个帝国的承诺。

也只有赵毅这样财大气粗的皇上才敢这样做,才能这样做,他这种行为是其他帝国都不敢,也不可能做的。

<!--PAGE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