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病毒(1 / 2)

间桐池的宣言让茨比亚无比厌恶,又无比烦躁。

那信誓旦旦的样子,似乎是真的找到破局之法。

他想要干什么?

他能够干什么?

他可能干什么?

超越人类几万倍甚至几十万倍的思考同时攻略着这三个疑问。

眼神中蕴藏着足以令人噤声的强烈敌意,比敌意更强劲的思维也在他的脑内循环。

茨比亚思索着、思索着。

全部的脑内演算全都投入了进去。

就连最终演算机那边所牵扯着属于他的那根“灵线神经”所出现的变化也没有注意到。

眼前这个名为间桐池的男人,他的行动和他所说的话语似乎没有任何牵连。

茨比亚一号提出了四个疑问:

“如果他察觉到了“血月”的重要性,不应该将攻势对准这座亚历山卓大图书馆之中的水晶载体吗?

为何又要如此发狂的进攻着自己的本体?

这么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这和削弱自己的思考能力有着什么关联?”

茨比亚二号开始提供已经掌握的情报:

眼前男人身体之中所覆盖着的特质,所掌握的有两种。

一种是用来破坏他身躯的高温,另一种则是死亡的概念。

而在茨比亚二号给出情报的同时,又提出了新的疑问:

“死亡并未作用到自己的身体上。

那么?

是这片承接着血月的水晶丛林吗?

如果是的话。

那他是怎么做到的?他何时和这片水晶丛林有着接触?”

这时茨比亚三号回答了:

“在所观测到的画面之中,嫌疑人间桐池从未主动的干涉这片水晶。”

在已有情报和信息以及问题的结合之中,逻辑似乎陷入了死循环。

单纯的计算现有情报内容似乎并不足以破解眼前那个男人的行为。

前三个分割思维体直接陷入到了瘫痪。

但紧接着更多的思维人格接替了上来。

他们带来了新的逻辑——

假设。

眼中没有看到的话。

那如果是在看不见的地方呢?或者说是在被忽略掉的地方呢?

在无数种可能性被否定后。

数十个茨比亚分体思维同时在脑内喊出了这句话语,而同时另外一十几个茨比亚分体思维也同时回答了出来。

“自己忽略了什么?自己忽略了什么......自己忽略了什么......”“水晶、水晶......水晶......”

是水晶...

没错,就是水晶,而且是从自己身上被打下来的水晶。

“死亡的概念被附加到了已经被破坏掉,或者说已经‘死掉’的物质上,所以才躲过了感知、所以自己才感受不到死亡的威胁......”

逻辑被连贯了起来。

陷入到死机状态的线程重新开始工作。

一个接着一个的疑问被提出。

......那些水晶最后去哪了?

间桐池怎么通过这些水晶干涉自己?

然后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被解答了出来。

所得到的最后的答案就是——

水晶落入到了地底,被亚历山卓大图书馆的自我修复机制给吞噬并且重新利用起来。

而被间桐池附加的“死之概念”则顺着这些已经报废掉的东西,和这整片水晶宫殿链接到了一起。

这真的是太讽刺了。

亚历山卓大图书馆的自我修复机制,明明是自己克敌制胜的手段之一,此刻却化作漏洞给了自己“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