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芳邻竟是老冤家(2 / 2)

“阿弥陀佛。”一休大师收敛了玩笑之色,对着张棂星郑重地合十行礼,“贫僧一休,见过这位…小道友?不知小道友如何称呼?与四目道友是…”

“这位是我茅山玄星子师叔祖!”四目道长抢着回答,语气带着一丝炫耀,“师叔祖云游至此,暂住我那道场!死秃驴,还不快行礼!”

一休大师眼中精光一闪,脸上讶色更浓。茅山玄星子?辈分如此之高?他再次仔细打量张棂星,虽然外表年幼,但那份气度绝非寻常孩童可比。他不敢怠慢,再次躬身:“原来是茅山玄星子前辈,贫僧失礼了。”

张棂星摆摆小手,奶声奶气却带着一丝老成:“大师不必多礼。贫道张棂星,初来乍到,倒是没想到此地还有大师这般佛法高深之人。”

“前辈谬赞。”一休大师态度恭敬,但语气依旧平和,“贫僧不过在此结庐清修,与四目道友做了多年邻居,彼此…切磋论道罢了。”

“切磋论道?”四目道长嗤笑一声,“是天天斗法吧!死秃驴,别在小师叔祖面前装模作样!”

一休大师微微一笑,也不反驳,只是对张棂星道:“前辈若有闲暇,欢迎来寒舍品茶论道。”

“一定一定。”张棂星点头应下,他对这位气息平和、修为高深的老和尚,以及他那能涤荡心神的木鱼声,确实颇有兴趣。

“哼!假惺惺!”四目道长冷哼一声,拉着张棂星就往回走,“师叔祖,别理这秃驴!咱们回去吃饭!今天早饭我让家乐多炒两个菜!气死他!”

张棂星被四目拽着往回走,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只见一休大师站在竹篱笆前,对着他含笑点头,目光温和。箐箐则好奇地探着脑袋,大眼睛忽闪忽闪地打量着张棂星这个突然出现的“小前辈”。

回到道场,早饭已经摆上桌。简单的清粥小菜,还有一盘家乐刚炒好的山菌腊肉,香气扑鼻。

四目道长气呼呼地坐下,端起粥碗喝了一大口,眼睛却还瞟着窗外竹屋的方向。

“师叔祖,您别被那秃驴骗了!”四目道长愤愤不平地告状,“他看起来慈眉善目,其实一肚子坏水!您是不知道,当年我刚搬来的时候,他就…”

四目道长开始滔滔不绝地控诉一休大师的“恶行”:什么早课念经声音太大,晚课敲木鱼扰人清梦;什么故意在溪边种菜,引走他浇菜的水源;什么趁他外出赶尸,偷偷把他晾在院里的道袍染成灰色(说是帮他洗衣服)…桩桩件件,鸡毛蒜皮,却说得咬牙切齿,仿佛血海深仇。

张棂星一边扒拉着碗里的粥,一边饶有兴致地听着。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两位邻居,一个道士一个和尚,在这深山老林里做了多年邻居,早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相处之道”——斗嘴斗法,互不相让,却又似乎乐在其中。这种“冤家”般的关系,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正说着,家乐端着最后一盘菜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古怪的笑容:“师父,师叔祖,您们看外面。”

众人循声望去。

只见竹屋方向,箐箐提着一个精巧的竹篮,脚步轻快地走到了溪边。她放下竹篮,从里面取出几个洗得干干净净、红彤彤的野果,还有一小碟看起来十分精致的素点心。她对着道场方向招了招手,然后将东西放在溪边一块干净的大石头上,便转身回去了。

“哼!黄鼠狼给鸡拜年!”四目道长嘴上不屑,眼睛却不由自主地瞟向那碟点心,“又想用这点小恩小惠收买人心!贫道才不上当!”

张棂星看着那碟在晨光下显得格外诱人的点心,又看看四目道长那副明明想吃又强装不屑的样子,心中暗笑。他放下碗筷,迈着小短腿就往外走。

“哎?师叔祖您去哪?”四目道长连忙问。

“人家小姑娘一片心意,放着多可惜。”张棂星头也不回,“我去拿回来,咱们尝尝。”

四目道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吭声,只是眼巴巴地看着张棂星跑到溪边,将那一小碟点心和野果都拿了回来。

点心是绿豆糕,做得小巧玲珑,入口即化,清甜不腻。野果酸甜可口,带着山野的清香。

“嗯…味道还不错。”四目道长尝了一块,咂咂嘴,脸上表情复杂,“这秃驴…倒是会收买人心…”

张棂星吃着点心,看着四目道长那副别扭的样子,再想想溪对岸那位总是笑眯眯的一休大师,心中了然。

这深山里的日子,看来比他想象中…要有趣得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