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联手,的确有些令人忧虑。然而以朕观之,彼等未必能尽力。”
高殷想了想:“奚、契丹、高句丽三国互不统属,前两者以冷陉山为界,仍自互相攻伐;高句丽则深保海东,图划百济,新罗、百济相联合,使高句丽南下受阻,因而早年图求我祖高王所支持。”
简单来说,就是东魏时期,高句丽想吞并百济,结果被百济与新罗的联军给打得很惨,想抱大腿,但由于高欢和高洋仰仗国力,以北魏正统自居,对周边国家采取的是强硬政策,不服就打服为止,使得东魏北齐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一直很尴尬。
而且崔家出的拳王不止崔季舒一个,天保三年,同是博陵崔氏的崔柳出使高句丽,要求带回魏末时流亡到高句丽的百姓,一开始高句丽王高成并不答应,于是崔柳出拳,把高成打倒在床下,逼迫高成带给自己五千户回去复命。
此时高句丽在南方败于百济新罗联军,在北方与突厥开战,无力对抗齐帝的军队,因此只能忍让,但这梁子也算结下了,但之后的九年就再也没有对齐国朝贡,历史上的真高殷登基后,还削掉了给高句丽王的“骠骑大将军”官职,作为对他减少朝贡的惩罚。
现在高句丽缓过气来,就有了报复的心思,虽然在天保年间朝贡过三次,但眼见齐国内有乱象,就开始蠢蠢欲动。
这类国家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好言相劝只会被认为是软弱,如今比历史上更加猖狂,居然是要出兵来犯了。
一笔写不出两个高字,高句丽王高成也同样在天保十年去世,如今的王是高成之子高汤。
一个高洋之子高殷,一个高成之子高汤,成汤、殷商,冥冥之中有着奇妙的联系。
因此在高齐看来,高句丽这个同姓高氏的辽东之国算是自己的远房小表弟,也不至于灭国,但敲打敲打是必要的。
“若其联挟而进,三军齐攻,或可对我军造成损害;然彼等各怀鬼胎,早年契丹便曾犯高句丽北部边界,陷其八部,而后太和三年,高句丽又窃与蠕蠕谋,欲取地豆于而分之,契丹因而求入内附,止于白狼水东。”
“奚、契丹之间相互攻伐,更不可计数,前恨缘此,彼等必不肯同心进退,或各划疆域,自将攻侵而已。”
契丹打过高句丽,高句丽也曾把契丹逼到白狼水附近去,库莫奚和契丹更是床头打架无数次,考虑到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就近对接壤的齐国领地进行侵略,是他们最合理的选择,甚至还能打一打心理战,让别国先上来和齐军交战,这样之后侵略也更容易一些。
“因此我军可先战库莫奚,随后便是契丹之骑兵,高句丽最远,也最谨慎,必然最后而至,见我军败彼二族,必心生怯意,复纳贡归服矣!”
高殷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的模样让诸臣侧目,纷纷跪拜行礼:“至尊圣明!”
奉承话听多了会腻,高殷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难怪乾隆要养着和珅那样的宠臣,别的不说,光是说学逗唱,样样在行,捧得自己开心,就比其他笨嘴之人会来事。
高殷点点头:“既事已明,彼等可回城固守,待朕破库莫奚与契丹,便来援汝。”
柳援应命而退,高殷即刻整军,有了明确的军事任务,百保鲜卑的精神也为之一振。
“先教库莫奚做人!”
高殷大手一挥,指着尉迟孟都与秦方太:“汝等率一千骑兵,前去与库莫奚交战,然而只许败,不许胜,做出败样,便立回撤。”
二将不明就里,但这毕竟是至尊的吩咐,于是带着三分之一的军队,先自向西迎敌。
由于知道了敌人的方位,而且是佯败诱敌,二将就没有全力前进,反正奚贼也正率领军队朝这边赶来,可谓双向奔赴,自己这边慢一些,也还算情投意合。
约摸过了两个时辰,尉迟孟都见到远处烟尘滚滚,便知道敌军已经接近,于是策马上前,率队横拦在彼方道路上。
“奚贼!汝等之谋,已为我军看穿矣!”
见到前方拦路的齐军,库莫奚士兵大惊,只见得他们武器精良、甲胄华丽,看得直流口水,又一个个雄壮非常,随便挑一个放在部落里,都是难得的勇将。
“俟斤!前方有中原的军队!”
库莫奚人止步,七嘴八舌的吵起来:“可恶,他们看上去都是勇士,莫非是齐国的强军?”
“我听说,有一支以一当百的军队,叫做百保鲜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