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妙手(1 / 2)

“至尊此言,臣不敢应答!”

几个反对的臣子跪下磕头,高殷挥挥手:“算了,你们也说的也有道理,但按这种说法,那当初韩陵之战,高祖就该投降尔朱兆,毕竟对方兵强马壮,怎么看,高祖胜算都很低。”

这就是诛心之言了,顿时有臣子流出泪想要辩解,高殷顿时喝骂:“朝堂上论事不成,哭哭啼啼,成何体统!带出去,哭够了再回来!”

顿时有禁卫进来,将臣子请了出去——真的是请,几个人轻轻地抱住臣子的身躯,捂住嘴,迅速抬了出去。

“不像话。”高殷冷哼一声。

在众人心中,他此刻才不像话,像是个发脾气的孩童多过一个帝王。

不过这不是正式的常朝,而是内朝,在座的本都算高殷的近臣,虽然这个近的范围多了一些——一百来人——也就没有常朝那么正式和严肃。

“前次失利,还是因为齐军乃进攻方,梁军有守土重责,不得不拼死斗搏,否则其国倾覆;然此次不同,其乃出兵伐敌,了无道义,更是以陈谋梁,叛臣诛君!”

“恰如此前天保八年,陈主霸先攻打王子珩一战,军队仍在途中,霸先便自行篡位,陈将侯安都直呼自军必败。”

这也是陈霸先生搞的知名抽象活,可能他觉得自己挺不了多久了,为了不留曹操桓温那样的遗憾,就先去了登基口。结果硬是把军队搞得全无战心,被王琳俘虏了一大帮重要将领,王琳若是狠狠心,把侯安都、周文育等将全部杀掉,那他现在没准还真打进了建康。

结果恰恰是侯安都帮着陈霸先的侄子陈蒨把陈霸先的亲儿子陈昌给弄死的,你坑我被俘,我让你儿子浮,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况周人真是欲夺荆州之地吗?非也,正如我国要先灭周才会转向南方一样,周人也要抵御我军,攻打王琳只是因为萧詧失地,寻机求荆州安定而已。若我军出兵帮其牵制陈军,同时暗示王子珩,默许其与周国暂时说和,只消半年,王子珩就会恢复实力,甚至能再度攻陈,而我国嘛……”

这就涉及到了未来的军政规划,高殷明显不打算在这时候细说,但群臣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就像至尊所著三国中的“安居平五路”,王琳就是那个蜀国,不过他的局面比蜀国还要简单得多,齐军亲自来帮他阻拦陈军,同时荆北的齐军稍稍有所动作,周军就投鼠忌器,进退两难。

而后王琳只要写信向周国陈说情况,表明自己的目的就是消灭僭陈,恢复梁室,周人就大概率会撤军,因为陈军看到齐军支援王琳,很可能会提前撤走,如果周国不一起撤退的话,反而可能会形成王琳和齐军一起殴打周军的局面。

这就是三国时代的魅力,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且咱们也不是没有底牌的。”高殷大笑:“前次从周国那得到一些人才,正当用在这种时候啊!”

高长恭等臣面色各异,有恍悟、有呆滞、有皱眉、有赞许,他们都明白了至尊的意思。

此前用宇文护的母亲作为交换,得到了陈昌、陈顼、毛喜等俘虏,如今在邺都建了府邸,陈昌封长城郡公,陈顼毛喜封侯,分别将这些人安置起来。

“以长城公为帅,想必陈军也会震惊吧!”

这一招却是妙手,无论如何,陈军听闻此次齐军支援的主帅,一定会产生混乱和怀疑,甚至动摇到陈蒨的帝位。

因为说实话,如果高殷在这种混乱的时态,再一次挑战建康副本,只怕比高洋的难度要小得多——一是他铲除了许多不稳定因素,二是淮南军队其实比高洋时期更强。

三是陈朝现在仍旧是统序不稳的状态,某种意义上这比陈霸先时期更加致命,毕竟那时候陈霸先还是梁将,还能让整个南朝同仇敌忾,而现在是统治集团中的一支被特别针对,并不是陈国全体的意志。

陈蒨此次出兵攻王琳,和高殷之前攻周一样,同有一些打仗立威的意思。

因此逼出陈昌,对陈蒨而言是亏本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