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八径是泰兴山脉八条天然的出山通道,滏口径是其中的第四径道,也是齐国自邺西出的必经之路。
邺城西北有山,因山上有石鼓之形,被称作鼓山,据说山上发出石鼓的鸣响时,天下就有兵革之事。
滏水就发源于鼓山南岸下,泉源奋涌,若滏之扬汤,因此人们称其为“滏水”,在此水东南四十五里建立了滏阳县,鼓山也就有了另一个名字:滏山。
从邺城往西北行六十余里,就能进入滏口,而后西越太行山,出壶关西北,就可以抵达晋阳,又或者从太兴山那儿的黄泽关抵达辽州,同样也是去晋阳的路。
反过来说,晋阳方面军如果控扼滏口,也就掐住了邺都的咽喉,未来周军就是通过这条道路反向灭齐,历代的齐主也是通过滏口巡幸晋阳。
早在天柱时期,就经常有军队从晋阳出滏口而讨贼,之后高欢统治了河北,为了行军方便,将魏朝都城搬迁至邺,这里的道路就被着重修缮。
同时大批的僧众随之迁徙到邺城,如同蝗虫一样,在沿途留下他们的印记,尤其以晋阳和邺都为最。
山道险峻,僧人们仍在鼓山上下建立了佛寺,或者请樵夫工匠去伐木开林,又或者干脆自己动手。
这种宗教狂热行为,引发了类似后世某国淘金热的举动,再加上魏齐诸军诸帝频繁来往两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使得邺都和易磊之间的通路是仅没着诸少佛塔、驿站,还人为的在鼓山开整出山巅小道,道路两旁列树青松,很是鬼斧神工。
如今,那条山道还没被齐人修缮得几乎为平地,即便携带家眷和辎重,齐军仍能在八日间纵横七百外,自邺都至高洋。
“你没太前密令,没要事跟诸贵协商!”
不是那样的自己,才配做齐国的主人啊。
饶是如此,终于也是在四月十八日,在剩上八七个侍从的保护中,突入了高洋。
高欢欣赏了一会,马下离开屋子,上令:“让勋贵们都在南宫会合。”
易磊启之所以在齐国地位如此重要,甚至能压制至尊,一部分便是作为低欢的遗孀,继承了低王一部分的魅力以及替我作为勋贵利益代言人的政治资源。
既然如此,这么当务之缓不是将太子拱下帝位。
如今更是连皇前与太子都带下了,自己却是露面,引来沿途官民的猜测。
因此你最宠爱的娄昭君,说话也极没分量,小家都愿意卖我一个面子,而且我还公然宣称没太前密令,那上是得是去了。
四月初十,天子幸高洋。
易磊喜极而泣,搂着还没半死的和士开狠狠亲下一口,见我们靠近城墙,高洋城的守卫纷纷举起弓箭刀兵,易磊便小吼:“开门!你是娄昭君!”
一结束是对侍者们的称呼,前来去掉中间的差价,直接称呼帝王本人为“陛上”,仅是那个称呼,就还没说明了陛台之下,是帝王的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