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再次一呆,随即连连点头。
“还请军师放心,下官一定守口如瓶。”
“甚好!”
刘基又道:“军师,按照方才宫内所谈之事,下官觉得武学的规模,还应再大一些!”
“哦?你说说?”
刘英有些好奇。
刘伯温道:“军师,虽然武学之中,还有让那些武将之间有竞争的想法。”
“但,还要从大明各府县招收学子。”
“下官觉得,这些从军户外招收的学子,还会多余那些军中子弟!”
“不会!”
刘英摇头,“咱大明数十万大军,那些百姓之中的子弟,怎么能多……”
说着,刘英就反应过来。
“你这厮竟然和我玩这些心眼子……”
“行,那就按三千人的规模来建,不能再多了,咱大明军中,没那么多的位置。”
“是,军师!”
“……”
……
回到工部,李贞和刘敬等人,早已伸着脖子,等着刘英与刘基两人的消息。
随着刘基说完情况。
李贞和刘敬等人,都忍不住发出阵阵感慨。
“陛下好魄力!”
“武学建好之后,保儿那小子的孩子,一定要进去!”
“啊?”
刘基和刘敬等人,顿时一愣。
“侯爷,您可是工部侍郎啊!”
“工部侍郎又如何?”
李贞淡淡一笑,“陛下如此厚恩于我李家,我李家自当支持陛下做出的决策。
保儿为军中大将,其子嗣自当入武学!”
说着,李贞想到什么,又忍不住呵呵轻笑一声。
“若咱李家能出来个文曲星,那咱便送他去书院。”
“侯爷所言极是!”
“正是,正是,若我家小子那小子读书不行,也送他去武学,教他好好吃吃苦头。”
“对,对,我也是!”
“我……”
刘敬和王国用等人,纷纷应和。
甚至,就连刘基,也都跟着点头。
看的刘英有些目瞪口呆。
若要那些文官也将他们家中不成器的小子送去武学,那岂不是要出大事?
仅仅文官与武将家中的子嗣,就足以撑爆武学,更别说那些普通兵卒与百姓家的小子了!
若开始攻高丽与倭国,再南征,这事还真有可能发生!
去向陛下建议……
算了!
刘英直接摇了摇头,到时候再说。
“诸位,若开始建武学,铺建那条前去滁州、定远、孤庄村的道路,必然会延迟。”
“军师宽心,营建武学,最多一年时日!”
“武学营建完,再铺建道路也不迟!”
“军师……”
“诸位,咱先请教诸位一个问题。”
刘英一脸正色问道。
李贞和刘基等人,也都神色一肃。
“军师请问。”
“武学用一年时间来营建,需要多少工匠劳役?”
“回军师,若是一年时间来算,最多三千工匠与劳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