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刘英想了下,便说道:“陛下圣明,微臣脑中,确实有两个法子。”
“两个?”
朱元璋两眼骤然一亮,“快给咱说说!”
“喏!”
刘英想了想,就说道:“微臣愚见,若要减少一些官员贪墨,欺压兵卒,还是需要监督。”
朱元璋问:“如何监督?”
“设御史!”
刘英道。
“在军营内,设御史?”
朱元璋不由一怔。
“正是!”
刘英缓缓点头,“微臣觉得,唯有设御史,才能让那些武官有所顾忌,让他们知晓,朝堂上,尤其是陛下,都知道,他们平日在做一些什么混账事。”
“设御史,倒是可行!”
朱元璋又问:“但,用何理由设御史?总不能,那些兵将们,刚立下大功,给大明赶走鞑子,咱就去给他们派去几个御史?”
“陛下,此事寻上一个由头便可。”
刘英淡笑道,“那些粗汉们,打了胜仗,正是得意忘形,趾高气扬之时。
对于那些缴获的钱财珠宝,还有那些鞑子的妻女婢女,那些粗汉会有人动心。”
“他们敢?”
朱元璋脸色顿时一沉,“雍泰,咱大明军纪严明,他们谁敢乱动?”
刘英道:“陛下,二十多万兵将,您远在京师,他们私下昧下一些,您确定全部能知晓?”
“还有,那些战功,那些兵将……”
“行了,行了!”
朱元璋直接摆着手,“那些浑厮得意忘形之下,还真能干出一些昏头的事。”
“陛下圣明!”
刘英轻叹一声,“此类事,自古便难以避免。”
“咱知晓。”
朱元璋已经不想在这个话题继续,而是往下问道:“雍泰,另一个法子是什么?”
“回陛下,让那些兵卒多识字,让他们知晓,如何维护他们的利益。”
“嗯?”
朱元璋眉头微皱,“雍泰,这不就是撺掇着,让那些兵卒么,与他们上官敌对?”
“陛下误会了,那些武官不贪不欺,这些兵卒自然不会反抗他们上官。”
“但那些武官贪墨,甚至是抢功,便是这些兵卒的敌人。
也是大明的虫豸,自当清除他们!”
“咱明白了!”
朱元璋若有所思,“那该如何给这些兵卒教导这些呢?”
“仍是日常操练之时,派文官去教他们读书识字。”
刘英轻笑道,“陛下,这些事,都需要等天下太平之后,才可办。”
“咱知晓。”
朱元璋轻叹一声,“咱听听你说的这些,咱回去之后,就得好好再思索思索这事。
军制,需谨慎再谨慎。”
“陛下圣明!”
刘英下意识奉承道。
朱元璋又问:“雍泰,那些勋贵武将子嗣该怎么办?”
“总不能让那些混账东西,都变成忻都那种怂货!”
刘英道:“陛下,微臣愚见,让他们上武学!”
“武学?”
朱元璋两眼一眯,“可是与那些读书人一样的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