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朱元璋便收到回馈。
“雍泰,有些人已经在暗中,有向咱大明归附的倾向!”
“陛下,这么快?”
刘英有些不敢相信。
“很多人都像是雍泰所说的那般,都是为了吃饱饭,可以活命……”
朱元璋轻笑道,“还有很多人,是一些墙头草。”
“原来如此!”
刘英也明白了过来,那些人贪心,想要脚踩两只船。
可惜,两国之战,死的最快的往往都是这种人。
哪怕是侥幸活到最后,也不会得到多大好处。
“雍泰,天气渐暖,当继续北征了!”
“陛下放心,微臣工部所存碗口筒炸弹有三万颗,回回炮炸弹两万颗,箭矢炸弹、木筒炸弹,各有四万。
火铳,也足有两千支!”
“善!”
朱元璋大喜,“有雍泰管着工部,咱就是放心。”
“陛下信任微臣,微臣也定不会辜负陛下信任!”
刘英一脸正色。
朱元璋眨巴了下眼睛,认真看了刘英半晌,也是满脸感动。
“如此,雍泰前去东阁如何?”
“微臣恳请陛下,莫要坑害微臣!”
“咱这是给你升官,怎算是坑害与你?”
“陛下明知微臣不喜政务,只喜营缮,喜匠造。去了东阁,面对那么多政务,微臣不擅不说,还会生不如死!”
刘英一脸悲愤。
见此,老朱满脸无奈。
“唉……”
……
两日后。
东阁,再次发出大考告示。
大明境内,一众读书人,都是满脸大喜,朝着应天汇集而来。
同时。
大明上下,也都积极开始春耕。
就连六部一众官员,也都忙于春耕。
如此。
一直持续了一个半月。
春耕完成。
两大水师集结应天城外。
俞廷玉与廖永安、花云、徐达等武将,都齐聚皇宫。
刘英与李善长两人,也在旁听。
“尔等水师只有两万多人,不擅攻城,可要咱调派邓愈他们,前去与尔等一同攻城?”
朱元璋先是问向俞廷玉与廖永安。
“还请陛下放心,末将等弟兄们虽是水师,但也整日爬船。
对于攀爬城墙,也是有些经验!”
“如此,那便由尔等去攻庐州!”
“多谢陛下!”
“花云、徐达,尔等东西两路大军,可有什么需要的?”
“回陛下,末将等人需要碗口筒,各种炸弹!”
“对,对,陛下,还需数百辆马车驴车运送武器辎重!”
“还要碗口筒?”
朱元璋眼皮微微抽搐,“咱给你二人的碗口筒还少?
那些碗口筒,可都是用铜制造的!
咱大明,哪还有那么多的铜?”
“至于马车与驴车……”
朱元璋看向刘英。
刘英连忙摆手,“陛下明鉴,若只是木车,微臣工部一个月可制造出上万辆来。
但是,拉车的驽马与驴骡,实在是难寻!”
“另,微臣记得,花都督与徐都督麾下大军,至少都已经有了三千辆牛车驴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