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微微点头,也没多说,而是看向刘英。
在文官之中,李善长还是只能当一干吏!
做事勤勤恳恳,但关于改制,或出谋划策这些,只能靠刘英了!
见此。
李善长心中不由一揪,张了张嘴,还是没说出来。
刘英道:“唐时,户部设有尚书一人,侍郎二人。
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
其属有四:一曰户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仓部。”
朱元璋神色一眯,“雍泰是想效仿唐制?”
“陛下明鉴,现在户部之制已经齐全,若贸然改成唐制,微臣担忧会出现一些乱子。”
“那雍泰之意?”
“陛下,微臣觉得可在户部之外,再加两司,专人专项,户部可监督!”
“哦?”
“哪两司?”
“民政司与度支司?”
“度支使?”
朱元璋眉头再次皱起,“掌赏给、钱帛、粮料、常平、发运、斛斗、俸禄?”
“不,不!”
刘英连连摇头,“陛下,若是这般,度支使便又成了计相,权柄太重!”
朱元璋问道,“那度支司掌管哪些?”
李善长也连忙看向刘英。
刘英则是另外说道:“陛下,民政司关系日重,微臣建议民政负责田地与户籍!”
“将田地与户籍分出来?”
朱元璋想了想,微微点头。
“这两项拿出来,对户部并无多大影响!”
“那度支司呢?”
“专门负责统计计算各种军需、徭役、采买、粮饷等账目!”
刘英轻笑道,“他们不是仗着账目繁碎,东阁一众辅臣政务繁多,难以细细查看?
陛下也没时间一一细算?”
“如此,陛下成立一度支司,专门审计他们交上来的账目。”
“另,度支司由东阁,或陛下亲自管着,不能由户部,或是吏部插手!”
“度支司只负责审计?”
朱元璋缓缓思索着。
但李善长已经明白过来,这种度支司的厉害之处。
眼中,满是震撼。
这下,户部,甚至是吏部、礼部、刑部、兵部这些衙门,都要难过了。
“对!”
刘英道:“度支司由那些术算好,还熟知各种物价的人组成。”
“采买数目都是有量的。
而物价,也是一个价格。
他们只要动手脚,认真查账,都可以查出来”
“另,陛下,那些商税粮税,微臣觉得更应严加看管。
他们若想要在这上面亏空贪墨,更是容易!”
“嗯!”
朱元璋微微点头,“便依雍泰所言!”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刘英与李善长都是连忙奉承一句。
不过,说完,李善长整个人脸色就是一僵。
朱元璋与刘英两人,都齐刷刷盯着他。
“陛下?少师?”
“李先生,此事便交给你了!”
“啊?陛下,这……”
这可是一个烫手活,他要是负责这事……
“李先生先准备着,等郭英他们清查完你府上与户部的事,你再设这俩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