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工部花了一百多万贯。
户部,直接花了四百多万贯。
骤然他工部的工地,有那些商贾带来的人免费干活。
但,也不能和户部相差那么多。
不对……
突然,刘英神色一凝,“陛下,户部竟然在这一块,增加了这么数万工匠力役!”
“没有?”
朱元璋怒声问道。
“陛下,修建御道、英烈祠、各种台子……这些事,都是微臣工部所为,是微臣工部账目,与户部没有任何关系!”
“另,这次微臣工部是出了两万多工匠劳役,剩下工人,都是那些蒙古人和商贾带来的人,免费帮忙。
微臣工部,只是出了饭钱!”
“好一个户部……”
朱元璋身后明白过来,脸色漆黑,咬牙切齿。
他刚刚风风光光的登基,许诺天下百姓,要吏治清明,要北伐蒙元。
结果,他麾下就有人贪墨他的钱。
“雍泰,继续看,咱要看看,他们还贪了多少?”
“是,陛下!”
刘英继续看了起来,但没翻几页,又是察觉到不对。
“陛下,这些地方好像也不对!”
“嗯?雍泰,有何不对?”
“陛下,这些地方莫名少了十数万贯钱,但微臣找不出去处!”
“什么?”
朱元璋一把拿起来账目,翻看了一遍,还真是。
强忍着怒火,将账目再次交给刘英。
“雍泰,你继续看!”
“喏!”
朱元璋起身,来到外面。
立刻有内侍走了过来。
“宣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濂、右都御史王稷、副都御史前来,”
“喏!”
那俩内侍,急忙跑了下去。
片刻后。
王濂与王稷,还有两个御史,脚步匆匆走了过来。
“微臣王濂……”
“行了!”
朱元璋直接摆了摆手,将刘英找出来的账目问题,交给王濂与王稷等人。
“陛下,这……”
王濂与王稷等人都是一愣。
朱元璋寒声道:“咱登基大典,户部竟然给咱这么一个大的惊喜。
账目上,至少少了五十多万贯。”
“什么?”
王濂与王稷等人,都是一颤。
五十万贯?
朱元璋继续道:“还有很多物件,都给咱贵了两成,甚至三成!”
“王濂、王稷,咱限你们在三日内,给咱查清楚!”
“微臣遵旨!”
王濂与王稷等人急忙应道。
最大的问题,都已经被找出来了,他们要还是查不出来,那他们都察院真是无能。
“陛下,那不知户部尚书宋思颜?”
“按章程办!”
朱元璋直接道。
“喏!”
王濂与王稷等人,便是放心了。
随即,领了旨意,几人便快步走了出去,在都察院挑齐官员,径直前去户部。
这些账目上出现的纰漏,都由专人负责。
他们只需先将那几个官吏拿下,剩下之事便好办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