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与潘庭坚几人,已经说动了这么多学子?”
吴王宫内,朱元璋看着郭英传上来的信报,也是满脸喜色。
“还是雍泰的法子好使。”
“郭英,继续派人盯着他们,别让他们惹出什么大乱子来!”
“喏!”
郭英拱手行礼,快速退下。
李善长一直想和军师在殿殿
这种事,朱元璋好像没看出来。
但郭英,却是一直都看的清清楚楚。
当然,看的清楚,就对李善长这位阁老的这些动作,感到可笑,还有些警惕。
这位李阁老一直以来所干的活,有一半都是军师提出来的啊!
他自以为的功绩,只是执行军师提议的结果。
一个下官,如何能和上官争夺政绩?
但这位下官一直都不知这一切,甚至每次都动力满满,十分积极的要和那位上官争功,争宠。
每次,看着这一切,郭英都感觉怪怪的。
当然,他肯定不会将这事告诉那位李阁老。
按照亲近关系,他郭英是在孤庄村就投的殿下!
他们和军师更亲近。
李善长在定远投过来的,只是第二批。
至于将这事告知军师?
郭英想也不想,军师好像一直不和那位李阁老争这些功!
甚至,好像一直都有送功的意思!
算了。
看他们表演吧。
不过。
郭英不告知,吏部与礼部这么大的动作,刘基、李贞这些工部官员,也都能知道。
“军师,这几日在城内,吏部与礼部他们,都在拉拢百姓与学子……”
“拉拢了多少了?”
“听说应天书院的学子,已经有一千多人。至于城内百姓,上万人应该有的。”
“这么多啊?”
刘英一惊。
“正是!”
刘基有些着急,“军师,万民劝进,如此大功,便全都归了吏部与礼部,还有那位李阁老了!”
“看,你又着急了!”
刘英轻笑道,“啊?”
刘基一怔。
李贞也有些发愣,“军师,你不羡慕这种功劳?”
刘英一脸正色,“万民劝进,是大功,还是天大的功劳,殿下定会铭记在心!”
刘基感觉有些不对,“军师之意?”
刘英问道:“伯温,若让你组织一场万民劝进,你会如何组织?”
“自是派人……”
说着,刘基两眼直接瞪大,他反应过来了。
“军师的意思是,李阁老和吏部他们这次的行为?”
“太着急,太粗糙了!”
刘英轻叹一声,想到李贞在旁边,只能委婉一点。
“并不是说殿下心胸狭窄啥的,自定远开始,殿下就一直很大气。”
“但是,殿下大气,对殿下感觉不舒服。”
“军师所言极是!”
刘基连连点头。
李贞也反应过来,“军师的意思是,李阁老他们的这次动作,有功但也有过?”
“是有一些。”
刘英道:“他们组织万民劝进,还有那么多学子,本身是好意。”
李贞微微点头。
“但,他们身为臣子,竟然在君王没有同意,甚至不知的情况下,就互相勾连,组织上千学子与上万读书人。”
“殿下不知道?”
李贞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