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从宁国府、池州府、徽州府抽调五千兵马过去。”
“殿下英明,五千兵马足够让陈友谅投鼠忌器。”
“正好,徐达已攻下临江路。若天完敢再来攻,咱就让徐达攻瑞州、岳州,再让他们天完丢几上几路。”
“为今,陈友谅他们只有往西,或往北。”
“不论如何,他天完将来,也不是咱的对手!”
“嗯!”
刘英微微点头,便继续说道:“殿下,现在造船厂,已造出五十多艘大船,是否可以招募水师了?”
“都已经五十艘了?”
朱元璋脸色一喜,“五十艘大船,可以建两个千户!”
“正是!”
“正好,康茂才还在应天,就让他负责此事!”
“殿下英明!”
刘英风口奉承一句,又急忙道:“殿下,康茂才已在应天驻扎了一年之久。
而俞廷玉与廖永安两人水师,却一直在外面。为了公平,是否调换一下?”
“他都驻扎了一年了啊!”
朱元璋恍然大悟,“自是可以调换!”
说着,朱元璋又道:“但若是调换,这五十艘大船,便不能并入他麾下,可能会更让他心中生怨。
雍泰,此事你先问问他。”
“喏!”
刘英应了一声,继续说道:“殿下,造船厂每日都有大船造成。
这些大船,是否要均分给康茂才与俞廷玉、廖永安三个水师。
若均分,怎么均分?”
“这个啊……”
朱元璋思索半天,便问道:“雍泰,你有何建议?”
“殿下,微臣斗胆建议,组建一个指挥使,分一个水。
分完,他们便出去驻守黄州,或出海。”
“善,就依雍泰所言这般。”
“喏!”
……
刘英出了吴王宫。
又去工部转了一圈。
然后,就带着谷大几个护卫,出城寻找康茂才。
“见过军师!”
“康指挥太过客气。”
互相客套一番,康茂才请刘英坐下,随后便问起正事。
“不知军师前来,可是有何事情吩咐?”
“是有一事!”
刘英直接说道:“造船厂现在已造出五十艘大船,有一百五十料战船,也有二百料战船,只有五艘四百料战船。”
康茂才的眼睛,直接亮了起来。
“军师之意……”
“造船厂建造大船的速度,康指挥也应该知道一些。”
“每日可造好一艘大船?”
“是啊。”
刘英微微点头,“康指挥率军驻守应天,已有一年之多。
按照吴国的惯例,康指挥应该率军出去大战,立功,换俞廷玉与廖永安他们一人,回来休整。”
“但,这些造好的战船,迟早要交给诸位建造水师。”
“现在,若是将康指挥派出去,康指挥至少需要一年以后,才能再分到战船。”
“若是不派康指挥水师出去,康指挥便需慢慢接收那些战船,直到组建好一个指挥使水师之后,才可出去作战。”
“这事正好赶在这儿了,不知康指挥有何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