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明鉴,并非下官不愿去寻殿下。
是下官深知余师性子,最是忠节,此时更被俘,定不愿为吴国效力。”
“下官此前在平江府,已犯有大错,被贬为户部郎中,已是殿下开恩
若再因此事直接去寻殿下,恐会适得其反。”
汪广洋满脸苦笑,还有些无奈。
“你就这般信不过殿下啊?”
刘英瞥了一眼汪广洋,有些无奈。
汪广洋脸色大变,急忙解释:“军师明鉴,下官并非信不过殿下,殿下嫉恶如仇,余师又为蒙元大员,还……”
“咱知道了!”
刘英没让汪广洋继续说下去,“你这些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你当户部郎中,也不是被贬,只是对你的惩罚而已!”
“军师?”
汪广洋一愣。
“殿下若真的因平江府之事,就恶了你,那你只能是前去当一个闲官,或是当一知县,当一个同知、通判。”
“户部是何处所在?户部郎中虽比一知府要低一品级,但你觉得真论亲近远疏,户部郎中真的不如一个知府吗?”
“这?”
汪广洋两眼缓缓瞪大,连忙起身对着刘英拱手。
“多谢军师提点,下官昏了头,竟然没理解殿下厚爱!”
“无妨!”
刘英摆了摆手,“你只需知晓,吴国如此兴盛,驱逐鞑虏并非口号。”
“你何其年轻?以你俸禄,再加上腊赐、田中收入,完全可以活的逍遥自在!”
“官场沉浮,升迁贬黜,乃是常态,只要你不贪污,不结党营私,奉公廉洁,殿下如何不重用你?”
“余生这么多年,怕甚?”
“多谢军师教诲!”
汪广洋再次满脸感激的对着刘英拱手行礼,“是下官糊涂了,下官这就去寻殿下。”
说罢,汪广洋转身便离去。
下午。
刘英就看到一个朱元璋身旁的内侍。
“奴婢见过军师,殿下召军师入宫议事!”
“是天完有了消息了?”
“军师恕罪,奴婢也不知!”
那内侍急忙说道。
“如此,那便不是天完消息。”
刘英一脸疑惑,跟着内侍进入吴王宫,一路来到武楼。
朱元璋正在翻看着一本名录。
“微臣参见殿下!”
看到刘英,朱元璋直接一脸揶揄,“咱吴国大军师终于来了!”
“啊?”
刘英直接懵了。
“殿下,微臣不知犯了什么错啊?”
朱元璋没好气道,“哼哼,你教的好事!”
“微臣教的?”
刘英更懵。
见状,朱元璋瞪了一眼刘英,便说道:“午时,户部郎中汪广洋前来谢恩了!”
“汪广洋?”
刘英顿时明白了,神色顿时变的古怪起来。
“殿下,汪广洋可是和你说了余阙的事?”
“就是这事!”
朱元璋顿时满脸恼怒,“这厮直接来谢恩,咱还高兴了半天。
结果,这厮话题一转,就直接请求咱,将余阙一家押来应天。
他愿用自个俸禄,去供养余阙一家!”
“这厮脸皮也被你教的极厚,咱不同意,竟然还直接跪在殿内,和咱耍赖皮。”
“咱看,将他贬为郎中,还是有些轻了,就该让他去当一个通判!”
“殿下,您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