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康,你去选上一亩最好的稻子,收割回来,当着殿下与诸位的面脱粒!”
刘英直接开口道。
朱元璋也连连点头,“对,这事马虎不得,陶康,咱与你一块去选!”
“喏!”
陶康拱手应道。
很快,便选上一块长势最好的稻田。
这次,朱元璋手瘾也犯了,亲自拿着一把镰刀,跳进水田中收割稻子。
打谷场,有刘英与宋濂等人监督着。
一刻钟后,这一亩稻子,就连收割再到脱粒,全部完成。
朱元璋又亲自称量。
“四石三斗!”
“殿下,一共四石三斗!”
“恭喜殿下!”
“哈哈哈,再割上一亩!”
朱元璋兴起,带着陶康等人,割了一亩。
这次,则是只有四石一斗。
但如此,也是让朱元璋与宋濂等人,震撼异常。
“雍泰,这种良稻可大范围种植了!”
“恭喜殿下!”
刘英朝着朱元璋道贺道,“这般可亩产四石的良稻,微臣这一片种有九十亩!”
“只需等这些稻子全部收割完成,便可收割三百七十石左右的稻种!”
“等到明年春,这三百七十石稻种,可种三千七百亩稻谷,那便可收获一万五千多石良稻……
如此,明年秋收之后,咱应天周围所有稻田,都能种上亩产四石的良稻!”
“明年这会啊……”
朱元璋眼中满是憧憬,“如此,两三年之后,咱吴国所有稻田,都可亩产四石的良稻!”
“是啊!”
“到了那会,会是何种盛景?”
“天佑我吴国啊……”
宋濂与李善长等人,再次激动的浑身发颤。
刘英却是缓缓摇头,“殿下,此事恐怕有难度!”
“嗯?”
朱元璋与宋濂等人,顿时直勾勾看向刘英,眉头皱起。
“雍泰,这是为何?”
“是啊,这些可是军师方才所算的,为何不能……”
刘英拱手道:“殿下,宋先生,两三年之后,我吴国定会再攻下数府,甚至是十数府之地啊!”
“这……”
朱元璋与宋濂等人均是一愣,随即便都哈哈大笑起来。
“三年不能种满吴国所有地盘,那就用四年的时间,或是五年的时间!”
“殿下英明!”
“郭英!”
“末将在!”
“派人,给咱看好军师这一千亩所产的良稻,不准让人偷去一粒!”
“喏!”
郭英肃然应道。
听此。
刘英一笑,急忙道:“殿下,只需看护这九十亩亩产四石一斗的良稻便可。
剩余的稻谷,应只能亩产三石左右,不必费力看护!”
“三石左右?”
朱元璋忍不住看了刘英一眼,再次问道:“雍泰,你可知是三石一斗,还是三石五斗?或是三石七斗?”
“这……”
刘英轻叹一声,再次拱手行礼,“殿下恕罪,微臣也不知!”
“如此国之大事,雍泰怎能不知?”
朱元璋责问一句,便对着一旁的陶康问道:“陶康,你可知那一片稻谷是种的三石左右的良稻?”
陶康直接回道:“启禀殿下,这会,可亩产四石一斗的良稻,已收割的差不多。
剩下的稻田,都为亩产三石左右的稻子!”
朱元璋道:“再带人割上两亩,咱要看看,到底能亩产多少?”
“喏!”
陶康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