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朱元璋想出一个好的法子出来。
季良与史勇之事,便在应天周围各军之中,开始传开。
越传越广。
尤其是在那些大考通过,已经进入各县乡为官为吏的武官之中。
这些人反应更是猛烈。
“咱们从尸山血海之中,立下这般功劳,又捧书苦读数月,才得一小官小吏,那些贼官竟然这般嫉恨我等!”
“一群奸诈小人,早知如此,我等就该带兵,将所有大户与蒙元官吏,都全部抄家灭族!”
“哼,这些奸贼,竟然挑拨我等与上位之间的关系,真是痴心妄想!”
“俺去写信!”
“写信?”
“这官吏有什么好当的?从那些商贾与百姓身上,才能刮出多少钱?俺要上书殿下,俺要辞官,俺宁愿去当一百户,也能攻城略地,抄家灭族,搜刮财物……”
“哈哈哈,正是此理!还省的被他们陷害,让上位军法从事了!”
“还是王兄有远略,咱们就上书!”
“他们生怕咱们抢了他们的地位,咱们还懒得去抢呢!”
“俺去也给上位写信!”
“俺也去……”
两日后。
季良一家,都全部被安排进铁矿山,史勇、郭毅与窦杰等人,也都被砍了头。
应天城内一众官员,尤其是东阁一众辅臣,看着面前,那三箩筐,至少二百封的请求解官书。
李善长与秦从龙几人,都是嘴角直抽搐。
二百多封啊!
这还只是应天府附近几府的武官。
再等一阵子,这种书信,还要更多。
三百封?五百封?甚至是六百、七百……
李善长已经不敢想象,若真出现六七百封请求解官的书信,他们该怎么办?
不提他们去哪找那么多读书人?
就说朱元璋,一定会将他喊去,将他狠狠训斥一顿。
“百室,这些武官大多都是濠州、定远与滁州人。你是自定远便给殿下效力,与这些武官最为熟悉,也最亲近,此事还需劳烦你啊!”
“是啊,百室,我等,都是殿下攻下应天后,才投效的上位。
在这些武官眼中,我等恐与那季良贼子,都是嫉恨他们的老贼!”
“百室,为了不能更激化此事,这次只能劳烦你了……”
“这……几位先生放心,我这就去寻殿下!”
李善长脑门又是一紧,这事又落到了他头上!
但秦从龙与陈遇几人,说的也没错,在处理这些武官之事上,还只能由他李善长出面。
若不然,那些武官会闹的更凶!
只是,在东阁,不管是什么事,都能落在他李善长头上?
最后,都得他李善长处理?
大家不都同为辅臣,没有大小之分,为何会成了这般?
他李善长一个辅臣,干的全是丞相之事!
此事,怎么能成了这样?
想不明白的李善长,只能带着六个小吏,抬着那三箩筐解官信,前去寻找朱元璋。
“二百多封的解官书?”
殿内,看着面前三箩筐文书,朱元璋眼睛直接瞪了起来。
“这些混账东西东西,想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