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应天,对于王奉城与刘六这些外方使者,没有进行多大的关注。
同样,定下售卖粮食的大致方向后,朱元璋与刘英,也没再多理会王奉城等人。
所有百姓,抢收完夏稻之后,便又开始急匆匆地抢着种秋稻。
刘英也时不时,就得带人,去应天城周边的乡县田中,巡视一番。
这个年代,交通不便,消息传播的速度也极快。
虽然朱元璋一直都按照刘英建议,派出巡察御史。
另,还一直对一众官吏进行廉政建设。
但一些权势压人,或是欺凌之事,根本杜绝不了。
对于这些,朱元璋与刘英等人,也都早有准备。
只要不出什么大的盘剥,或是贪污腐败之事,剩余一些小事,都可以暂且先放一放。
现在,还是乱世。
吴国最后,能是一个什么结局,还不一定呢。
种植秋稻之事,远比收割夏稻,要快很多。
当然,移栽插秧的稻谷,就慢了很多。
这些事,也急不来。
不过,随着夏粮大丰收,很多人对抢着种秋稻,虽然也很积极,但总归没了那般关乎吃喝饿肚的急迫感。
这一日。
刘英在自家田中,面见了那些新招的佃户。
朱元璋给刘英赏赐了一百亩良田,因此刘英新招的佃户也不多,就三家!
这三家,每家三十亩,剩下十亩,分给往日表现良好的佃户。
至于田赋,还是以往那般。
但现在,刘英这一千一百亩良田,三代免田赋。
刘英在这一千一百亩田上的粮食收益,能增长小一半。
回去的路上。
刘英心情大好。
种出杂交水稻,他身上的护身符,又多了一件。
哪怕是他从此摆烂,以后也能混个公爵,最次也是侯爷。
“军师!”
突然,一个府上老卒,骑着快马,来到刘英马车身旁。
“何事?”
刘英隐隐感觉有些不妙。
“回军师,秣陵镇巡检史勇、巡察御史郭毅、窦杰犯事,已被殿下拿下!”
“嗯?”
刘英一惊,这三人都是从军中选拔出来,委派下去的兵将。
“走,去见殿下!”
“喏!”
……
秣陵镇的秣陵关,是应天往南道路的重要隘口,也是一座十分重要的军事要塞和交通枢纽。
朱元璋不仅在此驻了一个千户,就连秣陵镇的巡检、巡察御史,也都选用军中考核通过的那些兵将。
但没想到,这次两年。
他十分信任的这些老弟兄,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与一些商贾暗官吏,甚至是武将暗中勾结。
发觉之后,朱元璋便是勃然大怒。
直接带人,在秣陵镇,将史勇、郭毅与窦杰等人,拿下。
同时,一边亲自查罪状,一边派人传告刘英。
等刘英到来后,朱元璋已经派人,拿下了秣陵镇的千户朱勇,两个百户,另还有江宁县两个书吏。
“殿下!”
“雍泰!”
朱元璋微微点头,随即便将手中两本账簿,递给刘英。
“你看看,这些混账东西,都是如何联合起来,欺骗咱的?
又是如何,盘剥一些商贾百姓?”
“咱对他们这般好,他们的良心都被狗给吃了啊,这日子才好上这么久,竟然能干出这档子事……”
越说,朱元璋越是气恼,还有些恨铁不成钢,上去又是朝着朱勇、史勇、郭毅与窦杰等人,挨个狠狠踹了一脚。
“你们哪个人,家中良田没有超过五十亩?哪个人,家中没有两个奴仆?钱财,没有超过一百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