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直接笑呵呵说着。
“雍泰,你尽管放心,咱派人找你前来,是有正事!”
你这表情,是正事,但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刘英忍不住腹诽一句,便说道:“还请殿下吩咐!”
“雍泰,你也知,自从咱将杨元杲那厮罢免之后,这两个月来,
“没有合适的?”
刘英直接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殿下,您是不是被那些官员给蒙骗了?”
“吴国官吏虽然不太充足,但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衙门,甚至是六部侍郎、郎中,都是一些可用之官。
随意提拔一人,都可为工部尚书!”
“若实在是不行,李贞李郎中,也可为工部尚书!”
朱元璋嘴角微颤,继续说道:“雍泰所说之人,他们皆已考虑过!”
“那…不知殿下召微臣前来?”
刘英心中出现一种不好的预感。
“六部尚书,乃是吴国重臣,不仅要威望极高,还要德才兼备。
他们考虑了很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朱元璋轻笑道,“他们便都向咱举荐,让你去当工部尚书!”
“啥?”
刘英脑子嗡的一声,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随即,便满脸愤愤。
“殿下,不知此事是何人所提,此人居心叵测,当细细详查!”
“哦?”
朱元璋一脸玩味的问道:“雍泰为何这般说?”
“微臣自孤庄村随着殿下募兵之始,便从未当过官,更不懂得如何为官!
现在,却是直接让微臣去当官,还是工部尚书!”
“工部掌管百工山泽沟洫屯田之政令,每日不知要处理多少政务!”
“现今,却是让臣这么一位没有任何处理政务经验之人,前去当工部尚书。
若是闹出什么事,岂不是会直接造成天大的损失?”
朱元璋眉头一皱,刘英说的好像在理。
但,心中蓦的又想起李善长说的话。
近几年,吴国一众工役之事,好像都是刘英带头搞起来的。
工部一直都是配合刘英。
想着,朱元璋轻笑着说道:“雍泰莫要找借口,自定远开始,屯田之事,便是你所提。”
“至滁州,白盐、火药炸弹之事,更是你负责!”
“来了应天,杂造局、冶铁所、军器局、铸造局、医学堂、陶瓷工坊、水泥工坊……
甚至,就连营田司,都是靠你所提的稻田鱼鸭同养,来提高粮食产量!”
“雍泰,咱也觉得,没有谁比你更适合担任工部尚书!”
“可是殿下……”
“雍泰,莫要推辞。你当了工部尚书,不论建什么工坊,或想要干什么百工之事,都可名正言顺,没有任何阻碍!”
刘英不由一愣,这么一说,工部尚书这个官职,还真有些适合他。
但,还是要再争取一下。
“殿下,微臣可以不去当那工部尚书否?”
“不可!”
朱元璋很是绝情。
“……”
刘英轻叹一声,无奈道道:“殿下,若臣为工部尚书,不知可否请一人辅佐微臣?”
“何人?”
朱元璋问道。
“李郎中!”
“咱姐夫?”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