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俸禄?”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递上来的增加俸禄清单,随意地看了一遍。
刚开始,老朱并没放在心上。
有了海鱼,还有了铸钱方法,再加上白盐、杂造局、冶铁所这些工坊。
他觉得自己,现在赚钱并不会太难。
再加上,他称王了,给麾下一众文武百官,多加一些俸禄,也是应该的。
但是。
看到最后,老朱眉头顿时皱起。
“李先生,这些正俸、衣赐、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匹刍粟,咱都还能看明白!”
“这添支是什么?”
李善长心中一紧,急忙回道:“启禀殿下,这是臣效仿宋朝官制,按职事官增添的钱和米,还有上贴职等名目,是为了让百官日常开支,也可为养廉钱!
不过,宋朝俸禄太高,微臣已经压低了很多,约为宋朝俸禄的三成!”
朱元璋强压着心头怒火,微微点头,“咱知道了,一个添支,便可一个知府每个月就可通过这个名目,多拿二十贯钱,五石米,五只羊,五只鸭,傔人餐钱五人,马刍粟两匹!”
看到朱元璋这般反应,李善长心中不由一紧,他没想到老朱居然又开始看得这么仔细!
朱元璋又问:“那职田呢?”
李善长急忙道:“回殿下,这是给官员所分田地,其地租供官员开支!”
“原来如此!”
朱元璋脸色肃了几分,淡声道:“如此,一个知府就可分三顷田!
其随官也可分别获得五六十亩田?
那咱的均田,岂不是成了笑话了?”
李善长一颤,额头已经出汗,小心翼翼回道:“回殿下,此职田在宋朝,也是惯例!”
朱元璋又问:“茶汤钱是什么?”
“这……”
李善长心中微颤,急忙解释道:“殿下,这是考虑,有些地方空出的田地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官员职田所需,给一些官员的补贴,也是供以养廉!”
“咱真是长见识了!”
朱元璋冷冷一笑,继续问:“餐钱又是为何?”
“回殿下,这是在应天一众职事官的厨食钱。”
“辅臣每月四贯,六部尚书、都指挥使每月三贯,御史……”
“公使钱呢?”
“回殿下,这是给一些各县、府主官,用于招待过往官吏、使臣以及犒劳军校的特别办公费。”
“那职钱呢?”
“殿下……”
“恩赏?”
“回禀殿下……”
“哼!”
问到最后,朱元璋直接满脸漆黑。
“李先生啊,李先生,咱记得,每个官员,咱都给他们赏过田地吧!
每个衙门,都有专用办公费吧!
每个官员,都有俸禄,还有衣赐、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匹刍粟……”
“甚至,咱为了养廉,还增加了腊赐!”
说到最后,朱元璋直接杀气腾腾。
“李先生,咱对
李善长顿时慌了,急忙道:“殿下仁心宅厚,对麾下官员自是没得说。”
“那你说说,咱已经给了他们俸禄,田地,还有各种衣、粮、茶酒厨料、薪炭、盐……
甚至,腊赐也给了!”
“怎么现在,又要闹出这么一份来?还要给咱要职田,还要公使钱,还要随从官吏的各种费用……
李先生,这不是重新将咱给的,再要上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