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方国珍再次兴冲冲的带着张本仁与方礼等人,在应天城内四处察看。
可以说是,一路土包子进城!
哪里都好奇,甚至就连公厕内,也不放过!
而越是察看,方国珍与张本仁等人,心中的震撼与触动,越是强烈。
他们没见过盛唐之时长安,宋时的汴梁,但恐也不过这般之景!
对于方国珍等人的行为举动,也有人时时刻刻禀报朱元璋。
“雍泰,你觉得方国珍此举,是想做何事?”
刘英轻笑道:“上位,下官觉得方国珍等人,并无恶意!”
朱元璋微微点头,“是啊,如此光明正大的察看码头、工坊、铺肆、田地,甚至就连公厕,他都进去看了好几座。
若不是知道他的底细,咱都还要以为,他是应天的巡察御史!”
“哈哈哈……”
刘英忍不住一阵轻笑,方国珍这些举动,还真有这样的倾向!
“上位,下官觉得,方国珍有治民之心!”
朱元璋一怔,“他想学应天,去治他麾下之民?”
“应是如此!”
刘英微微点头。
朱元璋脸上露出笑容,“若是如此,咱必会给他一下支持!”
“上位,这只是下官猜测,还需再观察这位越国公一阵子!”
“自是如此!”
谈论了几句,朱元璋便让
除了那些需要保密的工坊,或是军营之外,方国珍想去哪看,就去哪看。
朱元璋则是拉着刘英,开始商谈起,各种典礼之事。
方国珍的国公官服,已经做了出来。
他也已经请秦从龙、陈遇、范常等人,都推算过。
两日后,是他祭告天地,祭祀先人,昭告天下,登基即位的吉日!
何时祭告,需要准备的各种牲畜、祭品,祭文……种种,朱元璋都要认真查看一遍。
一切准备就绪。
朱元璋这才带着方国珍、刘英、李善长、花云、毛骐这些麾下重臣,还有各方使者,在钟山临时搭建的圜丘,祭告天地。
接着,祭祀先人!
然后,在他的大帅府,举行大典,称吴王,年号定元!
这一切,看起来都有些草率。
但,随着朱元璋穿着蟒袍,九旒冕,在临时的吴王府上,册封方国珍为越国公!
方国珍一身大紫国公服,昂首挺胸的接受老朱的册封。
这一幕,直接让一众不知情的官员武将,惊的眼珠子都快瞪了出来。
这怎么可能?
方国珍这可是比朱元璋的起义前辈,在元廷内更是反复横跳,一个标准的阴持两端之人。
麾下还有一千多艘战船,三万兵马。
现在,居然这样归附了自家吴王(朱元璋)?
而且,看方国珍神色,趾高气扬,好像还是真心归附!
这怎么可能?
刘六与张士信等人,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满脸不敢置信。
身为义军前辈,一方诸侯,方国珍这厮怎么就这么没有骨气,悄无声息的归附了朱元璋?
一仗都没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