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公、李先生,诸位先生,官制便先以此为基,细细完善!”
最后,朱元璋一言定之!
“喏!”
范常与李善长等人,自是连连应道。
李善长心中极为振奋!
既然这位军师不愿中书省中书令与丞相一职,他们便有机会!
至于其余几个人……
李善长在心中暗中盘算半晌,范常虽博治经史,但只善谋善文,并非善策善政,不会担任各地主官。
至于毛骐其人,虽与他一同协赞文书机密,但此人精通兵法,喜战,日后当为将官!
杨元杲、阮弘道,还有夏煜、孙炎、杨宪这些官员,虽也善政事。
但,资历,策略……并非他对手。
满堂贤才,无一人是他敌手!
李善长心中大定,已经熄灭的野心,也重新燃烧起来。
官制大致定下,朱元璋心中也十分满意。
再细细商量了一下午,令人举行大宴!
为范常与李善长、杨元杲这些官吏接风洗尘,另也算是欢迎夏煜、孙炎、杨宪这十多位投效而来的贤才!
一侧,是冯国用、邓愈、胡大海、花云等武将,另外一侧则是刘英、范常、李善长等文臣。
朱元璋麾下的文臣武将,也终于暂时持平了些。
对于设都指挥使,不设枢密院一事,冯国用与邓愈、胡大海等人,也都知晓。
宴会上,所有人都发自内心的高兴。
唯有朱元璋,喝着喝着,神情踌躇,还有些忧虑。
宴后。
一众人都离去。
刘英也起身,准备离去。
朱元璋喝的醉醺醺,拽住刘英,有话说。
“雍泰,咱有一事,想要问问你!”
刘英心中一动,感觉有些不对劲。
“上位请言!”
“既然要立各官员,咱老朱家就剩文正一人。
这孩子雍泰也了解,在滁州时,跟着费聚他们几个,打了好几场仗,也是一把好手!
咱想给他一个好点的位置,历练历练他!”
“这……”
刘英神色一动,一时之间不知怎么拒绝。
按理说,在打下应天,给朱元璋打下大业根基之后,他就应该慢慢的隐藏自己,不要过多管事。
至少,不要让朱元璋觉得他经常指手画脚,爱管闲事。
刘伯温那老小子,虽然聪明绝世,但不就是因为自诩聪明,喜欢在朱元璋面前故弄玄虚,一直被朱元璋不喜。
最后,想善终都不成!
但若在这种事上隐瞒朱元璋,最后难保不被朱元璋发现。
那若等朱文正事发,再被软禁,那他也必遭朱元璋猜忌!
朱元璋迷迷糊糊的神色微动,问道:“雍泰莫非觉得此事不妥?”
“上位英明!”
刘英沉吟片刻,叹息一声,缓声道。
“按理说,此乃上位家事,下官不该多言。
而且,上位注重亲情,也是好事!”
“只是,文正这孩子是好,但并未怎么单独领军,也并未立下大功,若直接让其担任重任,便坏了上位立下的规矩……”
后面的话,刘英没继续说。
朱元璋自个就懂了,也忍不住微微叹息一声。
“雍泰所言,咱也知晓。但咱至正十二年就娶了妹子,至今已是三年之久,至今还未有子嗣……”
刘英眼睛一瞪,老朱居然思考这个。
“上位,您怎会这般想?”
朱元璋顿时一愣。
刘英急忙道:“上位,您如今才多大年纪,怎就开始担忧此种问题?
而且,您若以文正为继承人开始培养,那今后若诞生子嗣后,文正又如何自处?”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