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探查(2 / 2)

堪舆,上观天星,下察地脉,不仅是风水相地之学,其最基础的应用,便是地理测绘与阵法布局。

这门学问博大精深,寻常修士或许略知一二,但能像李浩然这般信手拈来,并将其应用在查案中的,却是凤毛麟角。

李浩然谦逊地笑了笑:“谈不上精通,只是在书院时,曾选修过《地舆图考》和《算经注疏》两门课,学了些皮毛,用以辨方正位,聊作参考罢了。”

“可有什么发现?”林清雪追问道。

“有一个猜测。”李浩然的目光再次投向那片幽深的树林,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无头将军从林中驰出,惊吓王大后,并未追击,亦未伤害醉倒的王二,而是径直离去。这不像是漫无目的的游荡,如果我的猜测没错,它的每一次出现,其行进路线或许都并非随机。”

他点了点地图,“不过,这终究只是基于一次目击的推测,孤证不立。我们需要更多线索,才能最终确定它的规律,现在下任何判断,都为时过早。”

他说着,又转向王二,问道:“王二,自你大哥出事之后,你们下沙村里,可还有人声称见过那无头将军?”

王二连忙摇头:“回仙师的话,没了,自从我哥出事后,村里人天一黑就没人敢出门了,再也没听说谁在村里见过。不过……”

他迟疑了一下,“我倒是听人说,隔壁的上林村,上个月好像有人见到了,也是在村口,吓得一个货郎连货都不要了,跑丢了一只鞋。”

“上林村……”李浩然在地图上找到了那个村子的位置,用指尖点了点,若有所思,“我清楚了。”

他拍了拍王二的肩膀:“辛苦你了,我们回去吧。”

一行人领着王二回到他家中,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静心禅师已经调息完毕,虽然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气息已然平稳了许多。

李浩然见状,便对众人说道:“下沙村的线索,我们已尽数掌握,天色已晚,不便赶路,我们今夜便在此处歇脚,明日一早,再去上林村查探。”

众人自无异议。

那村里的张里正得知仙师们要留宿,受宠若惊,本想将自家最好的房间腾出来,但李浩然不愿叨扰村民,便提议在村中的祠堂将就一晚。

张里正连连称是,立刻命人将祠堂打扫干净,又送来了干净的被褥和一些简单的食物清水。

一夜无话。

次日辰时,天光大亮,众人拜别了千恩万谢的张里正和王家兄弟,乘坐着郡守府的马车,在黄捕头的引领下,向上林村进发。

上林村距离下沙村不过十余里地,马车很快便到了。

正如王二所说,此地的目击者是一个走村串乡的货郎。

黄捕头叫来了此村里正,很轻易便找到了他。

那货郎一听是问无头将军的事,吓得脸色发白,哆哆嗦嗦地将当晚的经历说了一遍。

他的情况与王二类似,只是远远地看见一个无头骑士在村外的小路上纵马而过,并未与他有直接接触,只是受了惊吓,回去后大病了一场,修养了半个月才好。

问明了情况,李浩然再次让货郎指认了目击的地点和无头将军出现的方位。

随后,他再一次指挥着罗宇和林清雪,以严谨的堪舆之术,对现场进行了步量和测绘,精准地标注在了地图之上。

结束了上林村的调查,一行人马不停蹄,继续前往下一个有卷宗记录的村子,李家坳。

李家坳的情况,则要严重得多。

这里的目击者,一个四十多岁的壮年樵夫,在半月前的一个深夜,从山中归来时,与无头将军走了个对脸。

其后果,与王大一模一样,当场被阴邪煞气冲了心神,变得痴傻疯癫。

看着躺在床上,口角流涎,眼神涣散的樵夫,静心禅师叹了口气,慈悲心起,再次说道:“阿弥陀佛,让贫僧再试一次吧。”

说罢,他径直走到床边,盘膝而坐,口中再次诵起了那深奥玄妙的经文,眉心间的佛光再次亮起,准备施展“入梦心禅”。

然而,这一次,情况却截然不同。

静心禅师摆了摆手,“不行……此人灵慧已失,贫僧,无能为力了。”

此言一出,众人心中都是一沉。

樵夫的家人在一旁哭天抢地,场面一片悲戚。

李浩然面色凝重,安抚了家属几句,随后,他依旧带着罗宇和林清雪,来到了樵夫出事的山道上,完成了第三次堪舆测绘。